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东晋·葛洪)
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则求常变。(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
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解析】
三句名言分别强调的是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寻求变化,即识变应变和求变。识变: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善于识变,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应变:适应时事变化、应付事态变化;善于应变,处变不惊、顶住压力,谋定而后动。求变:主动去寻求变化,寻找创新;善于求变,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在发展中开拓进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是绝对的;同时,事物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准确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条件、方向等,才能科学应对变化、推动发展。但人在应对变化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机遇。练就识变的能力,提升应变的本领,增强求变的勇气才能行稳致远。(思辨性)
“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要求青少年思考自身变化发展与时代变化发展的关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主动有为,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主体性)
定档的三个抓手:
第一个抓手(写什么):能综合三者来立意,且能论证其关系,。(判断是否走题、偏题)
第二个抓手(怎么写):围绕三者关系进行论述,逻辑清晰,可以有所侧重。(判断是否有思辨性)
第三个抓手(写作主体):应立足自我来论述。即把个人的变化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判断是否有写作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