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中考作文:以“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021-08-11 09:41超越网

2021兰州中考作文
以“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②不得抄袭、套作;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第一,审题。题干要求以“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为题作文,写作时需注意题目中的“书”指的是具体的书本,是指符合传统审美观的、对人的心灵和思想有裨益的书籍或某篇文章,而不是内容空洞趣味低级庸俗的快餐书籍。所写文章不能局限于对“书”的简单介绍,不要写成读书笔记。书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该题重在与“向往”的联系,读书的过程,即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与书这位朋友一起行走于人生的道路上,从书中汲取生命的营养,这是不可偏离的写作方向。要体现“书”的意义和价值,切忌千人一面,拾他人牙慧,所以在写作上要有层次,不断深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第二,思路。在写作之时可以从一本书的阅读体验出发进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从大局出发仅从书籍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写作过程中需要突出自身从中所获得的感悟和思考书与我的故事,既要展现书的内容,也要体现自己的故事。可以采用剪接法,即裁剪生活中的故事和书中的故事,做到前后连贯,首尾呼应,主题一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扣人心弦,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真挚,给人以真实感和真诚感,杜绝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要想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文章在结构上也要寻求创新,比如可选小标题形式,罗列不同的书在成长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感悟,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亦可是书信体,感谢某一本书给自己成长路上的心灵慰藉,直接的情感表达,易打动读者;还可以是对话体,将自己的迷茫与书中经典话语罗列,一问一答,更形象地说明书是自己的“向往”。
 第三,立意。本次作文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难度不高,立意角度的选择也较为自由,以下三种立意角度可供参考:古典名著,引导“我”走入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可以倾心交往的朋友。因此,写作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传统文化领域的书籍,如《诗经》《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选择其中自我感悟最深刻的地方,加以意境的渲染,谈谈自己在传统文化中的收获;个性化阅读,与自身成长经历结合,引发“我”独特的人生感悟书中,尤其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书中,总会有能够触发我们心灵感动向往的地方。具体写作时,可以叙写自己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的经历,将书籍内容和自身成长经历结合,写出从中得到的人生体验和感悟;与书对话,增进生命的素养书,是人类智慧的化身。也可以站在朋友的视角上,安排与书中人物或作者的对话,从对话中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具体写作时,可以选择思想性强的作品,挖掘其中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并以此来鼓励自己去努力,去追求。

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在我已度过的十五个春秋雨雪中,书籍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不管是学习生活,亦或是回老家过年,耳机里流淌着舒缓音乐的时候,手中定有一本书,在每个无聊、寂寞之时点染着我灰白色的心情。
      如同周杰伦在《青花瓷》中所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儿时与书第一次相遇,就被一个个动人美好的童话所惊艳到了。此后,在每个待在楼上,听着楼下人们喧闹声的夜晚,我的书中都有一本书,伴我走进香甜的梦里。
     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小心翼翼按揉进心房,生怕别人笑着说不值一提长久的积累下来,就成了甜蜜又疲惫的负担。所幸,与书相识,我在书中分担烦恼,我在《孤独的小狼》中学会坚强;在《我的天才女友》中对友谊有了新的理解和祝愿;在《意林》和树洞先生吐露心事。一点一滴的感动,一丝一缕的醒悟,都是与书籍在一起的时光对我的美好馈赠。
     作为朋友,我们亲密无间,作为老师,它同样给了我很多生活给不了东西。“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让我在愤怒时平复心情;“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让我明白,我在芸芸众生中虽不起眼,但也要活出自己的快乐;“每下一场雪,都是一个如泣如诉的故事”让我耐着性子,在雪花柔柔落下的时候倾听今日的悲伤与欢喜。而在国学经典中,修身、做人、孝亲、担责、立志……一句句圣贤人们的名言让我在不知所措的时候走向正确的前方。
     那些被书籍充盈的日子是我永生向往的。在我人生的前十五年,我与书籍作伴,也希望在未来,仍和书籍在一起。
 
 

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自从识字以来,书便伴我左右。从生动有趣的小人书到布满字母的注音本,厚厚的童话(对当时的我来说)是我童年时代最后的朋友。
长大后,四大名着,世界名篇逐渐占据了我的书架,取代了那些童年时代的玩伴,坐上了书寨的头把交椅。
望着三国的烽火硝烟,体会红楼梦中的世态炎凉,细评西游记中的种种奇事,惊叹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神勇威猛。四大名着的各具特色令我我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每每读书之际,我总会浮想联翩,仿佛走进了书的世界。刚刚在前苏联体会到保尔·科察金的钢铁意志,不一会儿又卷进了王子复仇记中的恩怨纠葛。才随着“鹦鹉螺”号在海底一番冒险探密,不久又跟着可笑的堂吉诃德进行他所谓的骑士之旅。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进入初中后,渐渐爱上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中刀光剑影的拼杀,高深莫测的武功与那些性格迥异的英雄人物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此乃对金老先生作品的`概括,亦为金迷的十四字箴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奇与妙的结合,融成我心中的最爱。
鲁迅,一位著名的作家。在我读初一的的时候,也悄然迈进我的书世界。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闪现在我眼前,尤其是那独特的鲁式写法,更加令我拍案叫绝。深奥,鲁迅文章的代名词。
读好书,好读书。开卷必定有益,闭之索然无味。有书相伴的日子是充实的,有书相伴的日子是快乐的。无书则虚,失书则悲。书,伴我度过每个朝朝暮暮。


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文|董红红
那些有书的日子,清风明月,近山远水,天光云影共徘徊。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我生活的土坯房屋里,只有昏暗。
6岁那年的夏天,外公突然降临,给全家带来了团聚的欢喜,也带来了一个“宝贵”的木箱。那木箱里有《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从此,每个清凉的傍晚,小伙伴们便聚在我家,听外公拿着散发着尘土气息的书,讲“三打白骨精”“四探无底洞”,讲“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讲可爱的鬼狐仙怪,讲可笑的中举发疯……每到这时,我们这群小泥猴便瞬间安静下来,随着书中的情节时而大笑,时而落泪,我们发现,书里有那样丰富神奇的世界。
那些有书日子,昏暗的土坯房屋似乎开了一面天窗,顿时天光射入,清风徐来,月色皎然,照亮我们童稚的眼睛,摇曳出童年悠悠的青荇。
上了小学,老龄的校舍,老龄的桌凳,老龄的老师,一切都是灰白的色调。
三年级,有爱心人士捐了一个“图书馆”,四排红漆的书架,瞬间把一间弃置已久的屋子照得宽敞明亮。我们第一读到《皮皮鲁与鲁西西》,认识了郑渊洁,梦里也会和舒克和贝塔一起去冒险,给洋娃娃注射板蓝根,和她一起跳舞;第一次读到《安徒生童话》,为善良可爱的小美人鱼变成泡泡而泪流满面,为丑小鸭变成天鹅而激动不已;第一次读到《格林童话》,一个乡村女孩的精神世界了有了公主、王子、城堡、舞会、水晶鞋······那时,自己这只丑小鸭,有个一个大胆的天鹅梦。
那些有书日子,老旧的校舍, 被这一本本的书装点得神采熠熠,近山远水,黛瓦灰墙上,我们开始编织五彩斑斓的梦,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
上了初三,沉重的升学压力袭来,课外书是不允许读的了,我们的世界便只剩下无边的习题和无尽的考试。和宿管老师“课外书保卫战”便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每晚熄灯后,听“狼外婆”渐行渐远,我们便不期而同地打开手电筒,缩在被子里,面对摊在枕头上的书,细细地读,边标注赏心悦目的词句。水笔的画线声和轻微的翻书声相互应和,断断续续,起起落落;我沉浸书中悠游自在,自得其乐。
我尤其喜欢读史铁生的文字,地坛里,草木葳蕤,虫鸟和鸣,在阳光斑驳的光影里,一辆轮椅踽踽前行。我们都可以成为轮椅上的那个人,残缺并不可怕,我们有信心用毅力眺望完满。
那些有书的夜晚,梦里有纷繁的课业,但也有星辉朗月、清露花香、虫鸣鸟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当我写下这些文字,中考即将结束,我向往的那些有书的日子又即将归来。那些日子,每一天都将是鲜嫩、崭新的。书在,爱在,希望在,我将神采奕奕,更认真地去生活,去热爱,去亲近书里书外的百味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