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以高分填报了北京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考古专业,并透露这是她自己的选择。选择考古专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她喜欢历史和文物,并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该考生的这一选择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有网友认为。作为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要为家里考虑,学经济、金融等专业,将来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也有网友认为,这么高的分数,就应该填写竞争力更大的热门专业,不要浪费了机会。樊锦诗女士得知此事后,为该考生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表达对她的祝福和希望,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全国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纷纷为这位考生点赞,并为她精心准备了“考古豪华大礼包”——考古珍贵资料,希望对她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体会,分享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次考试作文是新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两部分,一是湖南某考生高分填报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二是此行为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不同态度。材料的两部分相辅相成,审题立意时要完整把握材料,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顾此失彼。否则,就会片面理解材料,偏离题意。
(1)切合题意。凡是切合题意,并且全文中心突出,一般在48分及以上给分。
①文化传承。历史和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该考生因为喜欢历史和文物而选择考古专业,樊锦诗送书鼓励,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送去礼物.很好地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②坚守理想,不忘初心。该考生喜欢历史和文物,所以选择考古专业,樊锦诗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都指向了“坚守理想,不忘初心”这一主题。
③可以就以下话题发表看法,展开阐述:高分学生选冷门专业;因为兴趣爱好而去做选择,不是为了以后的就业经济前景而去做选择;这位出身农村家庭的考生的选择得到了社会上完全不同的回应;这个冷门专业是针对考古的,该考生喜欢的是历史和文物,这和我们现在提倡的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等大有关系;等等。
(2)符合题意。凡是符合题意,并且全文观点明确集中,一般在42~47分之间给分。如“追什么样的星?”“偶像的力量”榜样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基本符合题意。一般在36~41分之间给分。如“长辈的理解和支持”“职业选择”等。如果写成“要安静地读书”“我的命运我做主”等,则可以判为偏题跑题了。
(4)本次作文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文本内容应该是以议论为主,写成以记叙为主属于任务不清,文体不对,一般不超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