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古今中外有关“志、学、才、识、行”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

2019-03-09 22:18超越网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
②学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之。——[明]许学夷
③胸中有一个见识,则不惑于纷杂之说;有一段道理,则不挠于鄙俗之见。——[明]吕坤
④建天下之大事功者,全要眼界大,眼界大则识见自别。——[明]吕坤
⑤知之愈明,则行乏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宋]朱熹
⑥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萨迪
古今中外有关“志、学、才、识、行”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本题是一则典型的多则话语类材料作文题。第①则材料,强调做学问须心静,要增加才识须不断学习,不学习无法增加自己的才识,不立志苦读无法成就自己的学问。第②则材料,强调做学问的人见识第一,以才华作为辅佐。第③则材料,强调胸中要有自己的见识,那么就不会被纷杂的学说迷惑;心中有道理,就不会被鄙俗的见解蒙蔽。第④则材料,是说要成就天下的大功绩,眼界一定要大,眼界大见识就会有别于常人。第⑤则材料,是说道理懂得越明白,那么行动就越坚定;行动越坚定,那么道理就会懂得越明白。第⑥则材料,强调实践(行)的重要性。题干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考生可按逻辑意义选择相关的两三句组合归并,因此立意的角度比较自由开放。建议考生重点扣住“志”“行”两点,再结合“学”“才”“识”中的一点来立意。
立意提示 
①立志苦读,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②志存高远,发奋学习,积极投身改革。
③提高自己的见识,坚定人生志向,在实践中建功立业。
④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识,在实干中书写人生价值。
⑤要想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就需要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宋]程颢
②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冯梦龙
③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④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才气,才气必须经过磨练。——[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⑤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德国]歌德
(2)事实素材
①欧阳自远,立志飞天的“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出生在杏林世家。1952年,17岁的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报考了当时的北京地质学院。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他决定从核物理研究转向天体研究,自学了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2004年,他被正式任命为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先后精心组织实施了三次“嫦娥”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梦。他也被誉为“嫦娥之父”。
②林鸣,攻坚克难的灵魂人物    港珠澳大桥岛隧道工程总工程师林鸣,他和他的团队所承担的是外海沉管隧道任务,这是整个工程最核心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面对被索要1.5亿欧元天价技术咨询费的现实,面对业界巨头“唱祈祷歌”的嘲讽,他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反复研究、论证、实施、优化,终于用6年的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出色地完成了铺设6.7公里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工程的任务。工程完工后,曾经羞辱过他的荷兰公司,还为受邀作技术交流的林鸣举行了特别的升国旗仪式。林鸣和他的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担当架起了港珠澳大桥,更挺起了中国的脊梁!
③乔素凯,实践出真知的核燃料修复技师
核电站,每18个月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换,同时要对破损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中广核核燃料师乔素凯,1992年技校毕业后就从事这一工作。修复一根破损的核燃料棒,必须在起屏蔽辐射作用的含有硼酸的池水里完成,有400多道工序,其中有200多道工序是关键点操作,且不可逆转。一旦失手,仅一组燃料组件损失就高达1000多万人民币。而最危险的莫过于取出破损的燃料棒,稍有不慎,几秒之内,高辐射裂变气体就会喷涌而出,瞬间造成不可预测的灾难。25年来,乔素凯怀着对核燃料的敬畏之心,置换操作保持零失误,他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来置换。
④王逸平,与病魔赛跑的药理学家
1993年,30岁的王逸平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切除了1米多的小肠。此后与病魔赛跑的25年里,王逸平不计名利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新药研发事业。他和合作者宣利江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经过长达13年的艰苦攻关,成功研发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此外,王逸平主持药理研究的抗心律失常的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在他去世前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
⑤姚期智,老骥伏枥的追梦者
姚期智,1946年出生于上海,获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获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始终走在最前沿,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主攻量子计算、通信及信息理论,2000年获得被誉为“计算机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图灵奖”。2005年,入职清华,第二年创办“姚班”,全身心培养计算机界的顶尖人才。2011年,他还在清华大学组建了量子信息中心,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72岁高龄的他,还不服老,首次投资创业,组建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