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屋檐下,蜘蛛在默默地编织自己的蛛网。
有人认为,蜘蛛的网一旦结成,就会一辈子困在网中。蛛网看似为了网住飞蛾,其实到头来却也网住了自己。
也有人认为,人生就应像蜘蛛这样,一点点地用丝线结成自己人生的蛛网。蛛网虽小,但也能网罗天地,至少能做到“独善其身”。
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这“蛛网”的?请围绕上述材料,以“网”为标题,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言之有物即可。
“网”,多用在贬义的环境中,譬如“情网”“落网”“法网”之类。本材料反用其意,所以将“也有人认为”的观点置后处理。
第一种观点较易写,即认为蛛网是一种“束缚”。学生可从趋于贬义的“网”的角度来思考。譬如“为了网住飞蛾”,但“也网住了自己”,较容易找到“作茧自缚”之类联系。更可以联想广泛,想到商鞅变法最后虽使秦国强大,但自己却落得个作法自毙的下场。这种网看似有用,但其实是自己编织出来束缚自己的罗网。当今所谓的“人脉网”“关系网”等,大都是为谋一己之利而织成的,在织网的同时,自己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命题立意:作茧自缚、作法自毙等。
第种观点的立意较新。学生既可从“独善其身”的角度来思考,也可从“虽小,但也能网罗天地”人题。前者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虽然是柔弱的蛛网,也有自己的价值跟尊严。家务事是小事,过红绿灯遵守交规也是小事,但这些小事都做不好,就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些如蛛网般的一丝一线,都是我们应认真织就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后者较为思辨,可从“小”与“大”展开思考,这样视野就更开阔,写作也会有厚重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天地的大道,一张蛛网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柔弱的蜘蛛却能战胜机敏的飞蛾的明证。学生方面,可从简单的上课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以及认真洒扫尘除等写起,从而拔高到作为学生应有的好学乐知精神,今日事今日毕以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高度。
命题立意:
小亦有道、小处不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