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文题解析
这是典型的以古通今题目。这也是我觉得所有作文题目中最难的。很多考生估计会陷在《红楼梦》中,这是题目最大的陷阱,所以要跳出红楼,找准观点,才能符合要求。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题出得非常有意思,“它从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当中汲取材料,通过众人对于题名词语的斟酌选用,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蕴。对于匾额名称的选用也是对中国语言的锤炼、琢磨和体味。”
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对于《红楼梦》、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有相当的古汉语素养“此外,匾额题名并没有给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它是一个开放性的选择,不同的题名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多面性的开放思维,从各个角度来考察事物,就像苏东坡诗歌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立意参考:
学会借鉴,古为今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果
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