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显示了先贤对“志”的重视。少年周恩来慨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宏伟之志,引领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成为一代伟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对学子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殷切期望。
对于青年人来说,志向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人明确一生的方向,可以激励一个人奋勇前行,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
某校校刊开展“志向”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校刊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审材料。
材料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古人对志向的看法,指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志向。第二层举出帮考生打开思路的例子,周恩来总理的例子说明立志要早,要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表明了立志的时代性,指明青年人当下的历史使命,两个例子互为补充,观点明确。第三层“重要”“方向”等词语表明情感态度,引导考生去进行思考和感悟。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志向”“立志”有关,要展现“志向”对于人的意义价值。
2.审任务。
某校校刊开展“志向”主题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校刊投稿。
本次写作任务是校刊的“主题征文”。在体裁上没有过多限制,给予学生充分写作空间,但在情境上,要围绕“志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在主题上,要传达高雅审美情趣,表现有志青年的理想和精神。
【参考立意】
1.志向高远才能收获成功人生。
2.有志者,事竟成。
3. 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