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请结合材料,围绕“平正”与“险绝”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023-02-07 10:00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其著作《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段论述,不仅揭示了学书的道理,而且还说出了人生哲理。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围绕“平正”与“险绝”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与立意分析
1.命题意图
材料引用《书谱》中的文句,既点明书法爱好者成功的必经之路,也反映出做人的道理。与2021年全国Ⅱ卷漫画作文“描红人生”一样,关照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由学书之法推及至做人之道。也与2022年全国Ⅰ卷作文“本手、俗手、妙手”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立足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思辨的特点。
命题依据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关于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将立德树人与语文素养和能力相融合,实现“教考衔接”。
2.文题分析
《书谱》中的精辟论述揭示了学书有成的人,大都经历了“平正—险绝—平正”的艺术道路。命题者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如何对关键词进行概念界定,进而辨析两者关系,需要考生调动理性的思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体会每一个阶段所承载的为人处事之理。
第一阶段“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是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分布”主要是指字的结构安排。“平正”,即平稳端正之意,要严格遵从规矩法度,绝不能随心所欲、胡涂乱抹。“但求”,即只能有此追求,莫有过高要求。反映的人生哲理是做人应当夯实基础,端正品格,遵守规矩,务实本分,也切忌好高骛远。
第二阶段“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是在打好基本功之后,一定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作才华,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大胆追求变化,且要力争达到惊险异常、令人叫绝的程度,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但求变者在此阶段切勿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又要随时注意法度与美的法则,严防狂怪而“走火入魔”。所反映的人生哲理是在朝气蓬勃的阶段,人们常常自立自主,屡有奇想,求新求异,不落窠臼,敢做敢为,守正创新,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又要防止不顾一切的为求异而怪异、步入歧途的可能。
第三阶段“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同是“平正”二字,与第一阶段的意思却大不相同。这是在已能“险绝”基础上的“平正”,是艺术内涵丰富、充分个性化的返朴归真。这是一个出乎自然、“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力求通会而达自然天成。所反映的人生哲理是经历生活的纷繁后,人们看透彻悟后思想成熟,宠辱去留,无所动心,有一种临风自笑的雍容。
3.任务分析与行文指导
写作任务有三,一是“启示意义”,即要从中领悟书法到做人的抽象之理,又要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及具体分析。二是围绕“平正”与“险绝”,整篇文章应抓住关键词,辩证分析“平正—险绝—平正”之间的阶段关系与转换条件。三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文章要有启迪性,既以理服人,也以情动人。
“平正—险绝—平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人生经历的“童年—青年—老年”三个阶段,如果依此来行文也是可以的。如果只抓住“平正”“险绝”两个关键词行文,只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关照到“回归平正”,建议不超过47分。
4.参考立意
①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②以平正逐险绝,由险绝归平正
③观书谱之法,悟人生之道    ④险绝之法有不同,莫忘来时路平正
⑤不忘初心,回归平正     ⑥追求险绝,终归平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