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婺源,随着油纸伞逐渐远离现实生活,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制伞工艺一度到了失传的边缘。当时的文化站站长戴根盛向乡里申请贷款,组织了硕果仅存的4名老艺人,赶制了500把伞,放在西湖边的商店,作为旅游纪念品代销。经过半年的努力,油纸伞的市场才慢慢打开。传统的油纸伞制作工艺需要几十道工序,戴根盛既是管理者,也是学徒,跟着老师傅学习了油纸伞的整个制作过程。现在,作为非遗文化继承人的栽根盛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新一代技艺传承人上。婺源千年油纸伞的故事,仍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关于传统手艺传承的材料,材料的核心事件是戴根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旅游业的角度复活了传统工艺品油纸伞的事情。油纸伞代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围绕传统工艺的传承、戴根盛作为非遗传承人努力传承非遗文化等角度进行思考。材料中隐含了命题人明显的情感倾向,以油纸伞为代表的传统手艺应该得到传承,这里面也包括了匠人精神,所以不能批判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从反对的角度来立意则是错误的。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贴近生活,考生要做的是就事论事、就事析理。思考的时候要紧扣古代手艺的传承或者匠人精神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挖掘事件的现实意义与蕴涵的精神价值。
参考立意: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既可以综合论述,也可以由此联系十九大的相关决策从原因、意义和做法上进行论述,也可以对戴根盛的做法进行评价。为了不让油纸伞工艺失传,作为文化站站长的戴根盛向乡里申请贷款,努力为油纸伞打开市场,跟着师傅做学徒,培养新一代技艺传承人,这种责任担当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在具体写作时,切入的点可以有多种选择。
正确立意:
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2.守护千年传统,传承文化薪火。
3.呼唤对传统的关怀和传承。4.传承匠人精神,守护传统文化。
错误立意:
1.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2.创新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3.工业社会致使传统手工艺式微。
守护千年传统,传承文化薪火
一枝一叶总关情
婺源纸伞,承载了旧年代的文化底蕴;学徒师傅,展现了华夏上千年的工艺传承。撑一把纸伞便可潋滟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传承一门技艺方可惊艳所有华夏儿女心中的传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传承技艺方可宣扬国风,展现国艺。
传承国艺应当展现其经年不逝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爱上这门传承。
“传承文化永远是国土幅员中的一方地图指标,引领国家发展。”正如中央戏曲学院丁院所讲的那样,“文化一路传承下来定有它的魅力所在,《同光十三绝》中戏曲的经典扮相令人滋滋有味,津津乐道:荀派小红娘的灵动课引起看者的笑颜绽放;程派薛湘灵高雅典贵,台上花布美丽动人;京剧《定军山》腔腔可含报国热血,“刀出鞘”的精彩令人惊叹沸腾;包拯墨色扮相正直之气全盛,“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近年来戏曲艺术复又重掀潮流,曲艺字字规矩,唱腔复杂多样的魅力重新为这门艺术广招学徒,硕果仅存的老艺术家们同慕名而来的学徒们一起复又唱响了剧种曲艺的辉煌之声。
传承国艺就应当为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婺源油纸伞传人戴根盛为油纸伞的传承竭尽了心力,若是没有戴根盛的奋斗努力,何谈千年油纸伞故事的再次继续?若是年已八旬的叶嘉莹放弃了为传承诗词歌赋四处奔波,中国诗词界又怎能看到那一抹为传统诗词鞠躬尽瘁的动人身影?若是程派演员张火丁放弃了她一生所爱的京剧,又何谈那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角儿和一腔婉转动人的唱腔?……中国的传统艺术向来不乏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门生。
传承国艺就应当将它同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其时代精神。
章丘铁锅登上《舌尖上的中国》,故人皆尽知,掀起传承之风;锦绣梨园登上春晚的舞台,所以俘获了大众芳心;中国诗词的千年魅力展现于《中国诗词大会》之上;经年传奇国宝亮相舞台,由名人演绎国宝背后的故事……科技的先进使传统技艺广为人知,媒体的流传使传承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之中闪光。
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份传承都是国宝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继续;每一颗挚爱传统技艺的心都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魂;每一个潜心学艺的学徒都将彪炳史册……承国风,继国艺,总关吾辈华夏儿女之传承之情。
第一段:透过材料事件现象看本质。戴根盛以其责任担当之心守护千年传统,传承文化薪火 。
第二段:阐释传承传统文化的原因。传统手艺,则是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物质体现,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理解和体会传统情结的直接载体。
第三段:列举事例,分析论证。传统制瓷业、竹篾业、制伞业、制纸业……
第四段:传承传统手艺的做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第五段:联系现实,重申观点。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不容忽视。
第六段: 对青年提出守护的呼喊。守护千年传统,匠心筑就强国。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更要尽己之力,守护祖国的昌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