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
材料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棒传下去。——习近平
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网友总结的2020年两会金句之一
材料三:
卫星图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有研究显示,中国承担了过去17年全国新增绿化面积的25%。——摘自新闻评论《这些年,中国为地球做了什么》。
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从下面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学校要举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学生座谈会,请以“我们是自然之子”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与联想。
②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做一次国旗下的演讲,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③某报纸在2021年6月5日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以“你的地球,我的地球”为主题征文,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投稿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篇多则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一,引用古人经典与现在生态思想相关联的内容。“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是“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按照儒家的说法,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认识是一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意思是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这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材料二,习近平的话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代人又一代人接续努力。2020年两会金句中的关键词语是“生态”“绿色”“发展”,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讲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和是中国保护环境,重视生态的的结果和明证。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体现了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好信心。青年一代应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实际做起,一定会实现生态治理和保护这一目标。
三则材料,正是有了材料一的古人爱惜万物的理念,材料二的国家的重视,才有了材料三中神态治理的实践和成就。在世界生态治理和保护问题上,中国做出了自己巨大贡献。考生可以从青年人对生态环境的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人生规划以及大国责任、大国担当等方面立意。
(二)审任务
本次作文有三个任务,考生要从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感触和思考的一个完成本次写作。题干中“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是驱动任务,但是这个任务相对于“综合材料内容”来说,明显降低了难度。要求写出“思考和感悟”,暗示要写成议论文。
第一个任务是学生座谈会“发言稿”,必须严格按照发言稿的格式进行写作,并且关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以“我们是自然之子”为副标题谈自己的思考与联想。
第二个任务为国旗下“演讲稿”,必须严格按照演讲稿的格式进行写作,并且关注语境限制一国旗下,“阐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是对演讲稿内容的具体要求。
第三个任务是以“你的地球,我的地球”为主题的报纸征稿,写作时需要时刻关注主题,强调中国行动对世界环境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贡献。
【参考立意】
(1)要青山不改,愿绿水长流。
(2)“中国绿”为地球添生机。
(3)平衡中共生,博弈中发展。
(4)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5)“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6)地球添绿意,大国显风采。
例文:
绿遍山原,美满世界
敬爱的老师,亲缓的同学们:
大家好!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陆蠡在《囚绿记》里如是说。是啊,绿色的多宝贵的啊,而同学们可看到,我们中国,正用一草、一木、一花、一水谱写着“绿遍山原、美满世界”的乐章?
千里莺啼,水村山郭,看,中国绿,以爱共筑之。
蔡锷曾言:“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实现“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的中国梦,亦需如此。看,有人一个斗笠,一领蓑衣,一张草铺,一把锄头,以“愚公之愿”绘就大凉山中国绿;看,有人互联网助推生态梦,步行可种树,交费可种树,地铁可种树,购票可种树,以“精卫之心”织就中国绿色锦绣。卫星图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中国承担了过去17年全国新增绿化面积的25%,以低碳生活助力环保,他们,我们,以“爱”铸就中国“绿”。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看,中国绿,以智共拓之。
新时代领路人曾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重回“山川秀美、林壑幽深”之盛颜。
塞罕坝用智慧和奉献,让五十年岁月结出绿色奇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理人民用身体力行让“洱海扬波,草长莺飞”,黄文秀用造林万株让百色的大山朝霞满天。生态是眼睛,生态是生命,生态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搭档,生态助力经济,经济反哺生态,他们,我们,以“智”拓展中国“绿”。
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看,中国绿,以情共享之。
毛泽东诗曰:“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中国从来不惧承担,不惮奉献。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塔克拉玛干沙漠正在变绿,库布齐沙漠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绿化,治沙工人用坚守和担当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他们,我们,以情诚邀世界共享中国“绿”。
李清照词言:“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天蓝,地绿,水净,人间可爱应如是。世界环境日,我辈担当时。同学们,我们青年一代更应立志以贡献中国“绿”笃行,以贡献世界“美”待来日,必将绿遍山原,美满世界。“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