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内心丰盈,也尽力去回报他人的帮助。
2.每个时代的学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真正想要有所作为还是要靠自身自强不息。
3.穷则益坚,达则兼济天下。
4.前路遥且长,莫忘传微光。
5.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时,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