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呱呱坠地起,总离不开一双手:婴儿时期,是一双双手抚育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一双双手牵着我们走路;开始上学时,是一双双手教给了我们知识;走上社会时,是一双双手扶助我们……在你的人生中,又有一双双怎样的手温暖过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至今难忘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所给材料列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指出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一双双手”的帮助,这则材料的关键词也就是“一双双手”。材料中说,这“一双双手”“抚育我们”“牵着我们走路”“教给我们知识”“扶助我们”……可见,这里的“一双双手”不是实指,而是具有象征意义,它可以是关爱、帮助,也可以是批评、鞭策。既可以代表亲人之间的亲情,又可以代表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以代表老师、领导的支持鼓励,还可以是陌生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关爱,总之,这“一双双手”指的就是在我们的人生中,来自我们周围人的,能够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并且题干中说“在你的人生中,又有一双双怎样的手温暖过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至今难忘呢”,提示考生,此题应采用第一人称来写。考生可以选择生活中感动自己的某个瞬间,表现这“一双双手”对于自己成长的重大意义,也可以表达对这“一双双手”的感谢之情,展现出“一双双手”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行文中要注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让文章生动感人。
立意角度参考:
表现亲情:通过叙写亲人抚育自己、爱护自己的故事,表达珍视亲情的主题。
表现陌生之间的温情:通过叙写陌生人伸出热情之手帮助自己的故事,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表达感恩的主题:通过叙写师长鼓励鞭策自己的故事,表达感恩的主题。
那双手难以忘怀
时光飞逝,童年的记忆早已支离破碎,可有一双手难以忘怀。那双手粗糙又长满老茧,那双手宽大又无比温暖。那双手,是奶奶的手。
岁月无情,曾几何时,那也是一双白皙娇嫩的手。然而,时光划过的痕迹满满地印刻在这双为家操劳的手上,不可抹去。奶奶老了,照顾祖孙成了习惯。于是,我的童年和那双手紧紧相系。
我记得厨房里那个忙碌的背影。一会儿熟练地切菜,一会儿淘洗出白净的大米,一会儿又拿起锅铲翻动锅里的菜肴,那是奶奶在为心爱的孙女准备饭菜。奶奶在厨房里忙碌,我在厨房外窥视。一缕缕香气从锅中飘来,飘至我的鼻前,勾起我的食欲。“小馋猫,吃饭喽!”奶奶看我在门外,便亲切地招呼我。满座桌香喷喷的家常菜和热腾腾的白米饭,那是奶奶满满浓浓的爱呀!
我记得门前树荫下摇晃的凉椅。夏日,奶奶爱坐在门前那棵樟树下乘凉,而我也爱在一旁陪着她。有时,奶奶会抱着我坐在凉椅上摇晃,用她那双饱经沧桑的宽大手掌抚着我的头,一边抚着,一边哼着童谣。那厚厚的老茧抚过肌肤不太舒服,于是我问:“为什么奶奶的手这么粗糙?”“因为奶奶老了,手就变得粗糙了。”奶奶依然抚着我的头,动作轻柔了许多。“奶奶不老,好吗?”我看着奶奶的眼,恳求道。那时懵懂的我呀!
我记得夕阳中传至心间的温度。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很忙,每天都是奶奶接送我。傍晚放学时,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挤在教室门外,巴望着家长来接。奶奶总能准时走到幼儿园,带着满脸笑容,唤着我的小名。我应声跑去,拉着奶奶的手,转身向老师说再见,然后与奶奶手牵手走出幼儿园。回家路上,奶奶总是紧紧地握住我的小手,一刻也不放松。那个手心的温度,暖暖的,像是一股力量,从手掌传入心间。我懂的,知道那是爱的温度,爱的呵护。夕阳西下,天幕被晚霞浸染,呈现出暖暖的橙。余晖中,祖孙二人,手牵着手,谈笑着,漫步在延伸着的人行道上……
那双手,是曾做出美味佳肴的手,是曾温柔抚过我头的手,是曾给予我温暖的手。那双手,是奶奶的手,是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就让这段记忆静静地沉睡吧,带着那双手,沉睡在我深深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