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出现了个别“白肤、红唇、皓齿、明眸”的小鲜肉男明星。节目播出后,“娘炮审美”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议论。批评者声称“娘炮”误国,阴柔误国,不应提倡;理解者站在人性的角度高举“审美自由”“多元自我”的旗帜。也有评论者认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刚毅勇猛的血性男儿和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都值得称赞。
由此,你认为今天的男性该有怎样的“男性气质”?请把你的思考和感悟写成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
一、对事件的解读
“娘炮审美”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议论;
二、写作任务及要求
(1)任务:请你谈谈今天的男性该有怎样的“男性气质”。
(2)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对材料的处理
(1)关于“娘炮审美”,材料给了三种看法:其一批评(反对),其二理解(支持),其三辩证看待。
(2)关于“男性气质”,材料举了两类“刚毅勇猛的血性男儿”和“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3)写作时材料的观点可以为我所用,也不必被拘泥,可以围绕“男性气质”的内涵进行深挖。
【参考文章】
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
巴蜀蓉城
男性气质是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男性应有的形象?长期以来,对这些话题的探讨不仅在学术界长盛不衰,更在舆论场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
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红”,也可成为观察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一个切入口。
像王威这样因为阳光硬朗的气质得到网友如潮点赞的军人不在少数。近年来,从被网友亲切称为“最帅兵哥哥”的 武警战士杨明鑫,到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的潜水员官东,再到被誉为“中国男子第一天团”的国旗护卫队,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勇敢,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对男性气质的一种理解。
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中国传统所推崇的男性画像,从外在形象看也包含有精致、文雅的一面,而那种五大三粗的个人形象、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大男子主义的做事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即便在少数人眼里“颜值”可以成为硬通货,甚至有“靠脸吃饭”之说,但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作用于世道人心的,仍然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将男性气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其实,在一个强调权利和平等的法治社会,基于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不同评价,也逐渐被抹平。传统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也在很大程度融入了现代公民精神的内核,成为一种带有普遍共识性的价值。
基于此,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
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气质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男性气质正是以审美多元尊重为先,涵养气质莫缺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