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词频频走红,总览这些演讲词,虽不乏大学之道与家国情怀,但为了接地气,也呈现出“卖萌”倾向,紧跟网络潮语,着眼于学生的小情小调,话语间充满了戏谑与调侃。这些“卖萌”演讲词一经传播,引来诸多质疑。
(2)《国家宝藏》在央视热播,九大藏馆的部分镇馆之宝皆以极致美感的舞台视觉效果亮相,节目组邀请了大腕明星作为守护人来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节目融知识、娱乐为一体,拉近了普通观众和国宝的距离,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
综合上述两段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独到的观点。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1)主要讲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词频频走红,一些“卖萌”演讲词一经传播,引来诸多质疑。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大学更是毕业生们终身的精神家园,毕业典礼上的大学校长演讲词如果一味卖萌,投学生和社会风气所好,作为“最后一课”对毕业生们的价值观将是一个巨大的误导,其影响可能也是终身的。大学校长是教育家,上好“最后一课”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大学教育“画龙点睛”,为学生们的毕业人生点明价值方向。无论如何,卖萌本身都不是目的,不宜为了卖萌而大用网络生造的俗词恶语,不能为了学生爱听就专着眼于小情小调,甚至传导庸俗扭曲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毕业演讲词,风格上不妨千姿百态,但语言上还应干净雅致,价值上更应堂堂正正。(2)主要讲《国家宝藏》节目组邀请了大腕明星作为守护人来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好评如潮。文化类综艺的节目内容可以保持严肃性,但表现方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有趣生动的,这样才能真正抓住观众的心。同时,也无须低估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其实他们也期望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因为传统文化之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1)同样走红,价值导向不同,前者作秀,后者走心;(2)同样求变,前者跟风媚俗,后者传承创新;(3)同样接地气,前者着眼小情小调,后者延续文化内核。大学校长要有大格局,风格可千姿百态,但语言应干净雅致,价值更应堂堂正正。《国家宝藏》以新颖形式,唤起大众对文物保护、文明守护的重视。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国家宝藏》观后感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国家宝藏》有多火?朋友圈里到处可见人们为这部节目点赞、各路好友竞相向我推荐“一定要看啊”,连一向高冷的豆瓣网友也给其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当然,《国家宝藏》有很多走红的理由。比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气磅礴的解说词,以及华丽酷炫的舞美效果。连在年轻人、二次元们扎堆的B站,《国家宝藏》的热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弹幕为其精良的制作水平点赞,大呼“真是良心综艺”。
在华丽的外表之外,《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比如,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用传统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现,不仅不具象,还很枯燥,而《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在我看来要达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让大众有了解的兴趣,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人愿意看也是做无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气,正是大胆创新之举,况且在节目的效果呈现上,各位明星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国家宝藏》的好,还在于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国家宝藏》可能不会这么火。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这让我想起曾引来万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广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有用当下的社会语言讲出来、用当下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才能赋予其时代魅力。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能赢得公众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