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国家种质库主任钱前院士说起他读研时做水稻培育实验,专门挑的是不起眼的“弱苗”

2022-12-02 15:15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种质库主任钱前院士说起他读研时做水稻培育实验,专门挑的是不起眼的“弱苗”。比如,矮的、小的,都是成功率不大高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解释说:“这种水稻苗,纤维素含量很低,秆很脆弱,一折就断,结不了多少稻粒。算是水稻里的‘弱者’了吧!但是,它有用。我们研究南方农业生态系统时发现,它是通过稻鱼共生,建立生态平衡系统。而这种水稻看似‘又脆又弱’,其实是草鱼最化质的饲料。和其它水稻相比,它却是‘强者’。”
有人又好奇地问:“钱院士,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要挑选‘弱苗’来做实验的?”
钱前院士诚恳地回答道:“因为我曾经也不是一名特别优秀的学生。大概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逃学了一个学期,当时可能是叛逆期吧。我在成长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所以我对待水稻时,总能感同身受。只要善于发现优势,有时候,‘弱者’也能变成‘强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为思辨类新材料作文。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要读懂审透材料,以寻找恰当的切入点。

材料讲的是钱前院士在水稻培育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那些不起眼的“弱苗”的故事。从材料的前半部分钱院士的解释看,这种一折就断的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却因为它的“脆弱”,成了草鱼最好的饲料。所以和那些公认的优质稻苗相比,这些“弱苗”在南方农业生态系统中反而成为“强者”。而做到这一点,是离不开钱院士对南方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对这种水稻习性的发现,正是他发现了这些“弱者”的优点,才能让它在特定的环境中变为“强者”。从材料的后半部分看,钱院士之所以会想到挑选“弱苗”来做实验,是因为自己感同身受,知道弱者并不意味着在各方面都是弱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化劣为优,变弱为强。换句话说,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对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弱苗”也有用武之地。

从写作要求看,文章要围绕材料引发的感悟与思考来写,所以由弱苗变强现象引申开来,谈及人生、群体、国家等层面才是比较深刻的,而通篇只围绕弱苗变强来写则立意较浅,但如果大谈特谈由强变弱,或者让强变弱和弱变强平分秋色,也是不符合材料,恰切立意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这篇作文的立意优劣情况如下:

最佳立意:①善于发现优势,让“弱苗”也有用武之地;②选择恰当的环境,变弱为强。
二类立意:①强与弱不是绝对的;②优点和缺点可以相互转化;③善于发现。
三类立意:①强者可以变为弱者;②不要埋没自己;③要学会逆向思维;④直面挫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