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

2020-07-02 21:50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明确要求中国学生应具有“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是据调查显示,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有些同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有时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容易情绪失控,与家人难以融洽相处;有的甚至排斥戴口罩和使用公筷等等。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在“健康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参考】
本次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明确要求的"健康生活"作为主导目标,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对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的相关表现和对健康生活的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认识,坚定信念,自觉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进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充分发挥作文命题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导向功能。

命题认真选裁,精心设计,既着眼于健康生活理念的历史溯源,也着眼于健康生活问题的现实呈现,力求为考生提供丰富的立意空间。材料整体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语出《黄帝内经》,强调古人的养生之术蕴含了健康生活的理念,与今天的健康生活内涵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交相呼应。这些材料互为关联,意蕴深远,考生可从文化的、历史的或现实的层面切入,对健康生活的方式、价值、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充分探讨。材料的第二部分主要呈现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关于健康生活的错误做法和态度。这些材料并非随意选取,而是立足现实,真实投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经常遇到的各种代表性偏差与困惑。如有些同学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学习时坐不住;体现部分学生在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不能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并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不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等;需要在"自我管理"方面多作努力。有些同学有时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容易情绪失控,与家人难以融洽相处等等;体现其在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在"健全人格"方面多下功夫。至于有些同学甚至排斥戴口罩和使用公筷等等,则体现出其安全意识淡薄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需要在"珍爱生命"方面加以提升。而"自我管理""健全人格"和"珍爱生命"又统摄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下,构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话题系统。

材料通过代表性列举和类型延伸,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参照维度。考生既可以立足于给定材料,对这些错误观念、行为进行理性批评;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延伸思考;考生既可以立足古今,也可以放眼未来;既可以深思义理,也可以博引事实;既可以滔滔雄辩,也可以娓娓道来……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程度的考生在面对这一话题时都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命题在写作任务的设置上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力求通过指令的分层引导,实现对考生真实写作水平的科学考查。"面向全班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在'健康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是命题的核心任务。无论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境、"演讲稿"的特定文体还是"健康生活"的倡议主题,都是所有考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内容,都可以为他们提供亲切、友好的写作背景,使他们能够顺利、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但"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则针对这一核心任务发出了强指令和强驱动,它实际上是强调考生发出的倡议必须既能使对方从认识上、情感上接受"健康生活",又能在实践上、行动上落实,二者缺一不可。这意味着考生的倡议,既不能流于空泛说教,也不能流于空洞口号,而必须能够明之以真理、动之以深情、倡之以实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结合材料内容"则为"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的指令提示了具体的展开途径。它首先意味着考生不能脱离给定材料泛泛空谈,甚至随意套作;同时又意味着考生不必局限于给定材料,而是可以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联想。这些指令和核心任务前后关联,彼此照应,有助于对不同写作能力的考生进行科学区分。另外,"面向全班同学"的情境设定在给考生带来亲切之感的同时,也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意味着考生不仅必须考虑建议内容在"本班"的现实可行性,还要特别考虑倡议的对象是"本班"同学的特殊性,在行文中要格外注意措辞、语气的把握与拿捏。这就在有效规避套作的同时,为写作能力突出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