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分别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等。
新鲜出炉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记录了国家的发展变化,展现了社会新气象。网络用语也是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晴雨表”,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打破了不同场合的语言区隔。
但网络语言也是速朽的,我们能记得唐诗,但恐怕已经记不清五年前的网络用语。网络语言一个难以回避的尴尬在于,很多用语的文化意蕴比较单薄,它们被经典化的概率很低。甚至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班上组织一场以“网络语言利弊谈”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一辩”的身份把你的感悟与思考写成一篇辩论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写作要求”组成。材料既肯定了网络用语的积极意义,也指出了它的不足,正反两面都突出了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引导语明确了中心议题“网络语言利弊谈”并设置情境,限定写作方向和写作文体:班上组织辩论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以“一辩”的身份把你的感悟与思考写成一篇辩论词。
写作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分析时应看到网络用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深层挖掘其背后反映的社会动向和文化生态。论述时应该体现辩论词的特点,有情景意识,突出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