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世界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三种为主。在生活垃圾持续增长和城市填埋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推动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末端提高回收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
推进垃圾分类,一方面,可通过制定实施激励措施等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与社会组织进行资本投资、监督等服务,充分借助市场机制、政府扶持与引导、企业支持等多种力量,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环节的市场化运作。此外,可借助“互联网+”分类回收技术,提高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的效率,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
材料二:
2016、2017年中国各类可回收资源价值(单位:亿元)
序号 | 名称 | 2016年 | 2017年 | 同比增长(%) |
1 | 废钢铁 | 2042.6 | 3043.4 | 49.0 |
2 | 废有色金属 | 1829.0 | 2079.0 | 13.7 |
3 | 废塑料 | 957.8 | 1081.3 | 12.9 |
4 | 废纸 | 744.5 | 977.7 | 31.3 |
5 | 废轮胎 | 70.5 | 73.5 | 4.3 |
6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94.4 | 125.1 | 32.5 |
7 | 废旧纺织品 | 8.6 | 14.0 | 62.8 |
8 | 报废机动车 | 73.4 | 87.3 | 18.9 |
9 | 废玻璃 | 22.4 | 32.1 | 43.3 |
10 | 废电池(铅酸除外) | 24.8 | 37.3 | 50.5 |
11 | 合计(价值) | 5868 | 7550.7 | 28.7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既关乎居民文明素养的培育,又关乎环境保护。相比其他多数和城市对未按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个人处以罚款的惩戒,北京市对这种违规行为特别增设了信用惩戒的罚则,彰显了以经济惩罚和信用惩戒共同发力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的决心和魄力,有助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更好地落地落实。
当然,对不按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行为人施以信用惩戒只是手段,重在发挥威慑作用,最终目的是要让所有人意识到,分类投放垃圾是个人应当履行的公民义务和法律责任。
(摘编自《信用惩戒助力垃圾分类行稳致远》)
材料四: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摘编自《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可回收利用资源价值高。2017年,中国废钢铁及废有色金属回收价值分别达到3043.4亿元及2079亿元。
B.2017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7550.7亿元,同比增长28.7%,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废钢铁同比增长49%。
C.2017年,各类可回收资源品种回收总值均有增长。废旧纺织品增幅最高,同比增长62.8%;废塑料增幅最小。
D.垃圾分类,对再生资源的回收能起到积极的意义。垃圾有效分类,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实现经济效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常见的三种模式。
B.推进垃圾分类就可以提高公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C.北京增设信用惩戒,助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文明行为养成。
D.垃圾分类是大事,习近平同志对垃圾分类问题高度重视。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
答
4.C
5.B
6.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帮助实现“无废城市”的目标。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创造经济价值。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引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让人民生活在更幸福更美好的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