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

2020-03-14 22:06超越网

材料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通过立法,上海市明确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种生活垃圾分类标准,首次明确对生活垃圾全流程进行分类,确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和相应法律责任等。比如,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款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在2012年3月就开始施行。不过根据相关调查,对条例具体内容有了解的北京市民占比不足两成,宣传工作尚需加强。5月底召开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该条例,依法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行为设定相应罚则,明确“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
在多年宣传的基础上,《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常态化执法检查成为重要抓手。广州市垃圾分类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从干湿分离切入,对于厨余垃圾等湿垃圾,一些广州市民在家里建立处理设施,将厨余垃圾打碎后排到下水管道冲走;在菜市场、小区,政府建立起一些小型处理设施,就近处理做成有机肥等。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材料二:
据资料统计,我国人均年垃圾产量440公斤、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全国历年垃圾存量超过60亿吨;每年有价值250亿吨资源被浪费掉;其中70%的垃圾存在利用价值,如果全部回收可以获得160亿元!有行业人士估计,未来环卫产业将达到2000亿的市场,而这波热浪还有望催生一批外卖快递、O2O上门的垃圾分类有偿服务。垃圾创业势必成为新的风口。垃圾代收师、零垃圾理念推广人等新奇职业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还有像垃圾银行、垃圾站点等多种线下形式的垃圾分类服务点也应运而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产品和职业被挖掘出来,也期待由此改进当前以管、堵、罚为主的管理思路。垃圾分类行业未来可期。
早在6月28日,支付宝就上线了“垃圾分类向导”和“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截止7月3日中午12时,用户数量已突破百万,用户分布也从上海逐步扩散至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多个区域。就在支付宝推出“垃圾识别”小程序的第二天,微信也快马加鞭地推荐了四款垃圾分类小程序。这类平台小程序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推动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
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它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由于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力量进行治理,完善垃圾分类区块链生态圈及其激励机制。同时Token(代用币)激励将各方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高效的分布式自组织。

垃圾分类区块链生态圈激励机制图
(摘编自“北极星固废网”《垃圾分类创业风口已至如何把握时代机遇?》)
材料三:
作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日本东京也曾深受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的困扰。到1970年底,日本国会全面修改《清扫法》,制定《废弃物处理法》,以遏制废弃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分类、保管、收集、运输、再生和处理。日本垃圾分类教育从孩童时期就系统化普及。在社会各界长期努力下,东京城市环境大幅改善,垃圾分类也越发细致复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厨余垃圾、金属垃圾、塑料垃圾……分类之细让扔垃圾也变得没那么简单。在东京街头和居民区可以看到众多垃圾回收点,这些回收点上均贴有投放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时间,如一周7天什么时间丢弃什么垃圾。如果错过了指定时间,就只能等到下个收集日再去丢。如果要扔自行车、衣柜等大件垃圾,还需提前电话申请,并且购买处理券,每件价格在数百日元到上千日元不等。如果胡乱丢弃垃圾将会受到罚款甚至监禁处罚。
(摘编自“新浪财经”《日本:接近极致的分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我国几个大城市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系列问题可知,实施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B.材料指出了一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批评,例如北京宣传方面和上海的混装混运现象。
C.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小程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和宣传,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着积极意义。
D.居民、回收站、回收公司、商店及政府之间有一个传递信息,并能产生价值传递的区块链生态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列举了三个一线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对惩罚、机制、执法等方面情况作了介绍。
B.目前垃圾处理更多是市政的负担,但垃圾存在利用价值,其分类、回收等必将产生经济效益。
C.区块链各主体之间通过一种代用币Token进行支付与奖励,从而将垃圾分类产生的收益市场化。
D.材料对日本垃圾分类工作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意在对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远见卓识给予肯定。
6.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应该关注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4.B【解析】B项,“提出批评”理解错误,材料中关于上海方面只是说对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单位混装混运的处罚措施和标准,没有批评的意思。
5.D【解析】D项,“对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远见卓识给予肯定”错,材料三是对日本现行的垃圾极致分类做法给予介绍和肯定。日本是1970年底才开始垃圾分类工作的,不能说是有远见卓识。
6.①提前进行倡导宣传工作,使群众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使垃圾分类有法可依。③引领并推动垃圾产业及相关新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区块链生态圈激励机制,发挥市场力量,化管、堵、罚为疏导引领。④向垃圾分类先进国家(比如日本)学习借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