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源自《周易》的“阴阳”观念,对中国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阅读答案

2020-03-12 12:35超越网

源自《周易》的“阴阳”观念,对中国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作为两性文化的观念符号,与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相联系,而且还以一种更加潜在、更加抽象、同时也更加隐蔽的方式铸造着整个民族的“思维结构”,从而制约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提起“阴阳”,人们常常会归因于某种后起的学术流派,譬如战国至汉代的阴阳、五行学家;人们又常常会联想起一些巫术、迷信的东西,例如流传至今的风水、命相之类。然而这类归因和联想都只是停留在极为表面的层次上。在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过程中,“阴阳”学说的发展确乎与阴阳五行学家的宣传与推广有关;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衍生过程中,“阴阳”观念的运用也确实导致了大量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希望透过现象而发现本质、透过迷信而发现科学的话,我们 就应该看到,“阴阳”的现实基础,远比阴阳五行学派的存在更为深远;“阴阳”的学术价值,远比占卜、算卦之类的行为更加深刻。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思维结构是“阴阳”,那么,西方传统的思维结构则是“因果” 。 在许多现代人眼里,仿佛只有“因果”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而“阴阳”则只能导 致迷信。其实,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思维结构”,无论“因果”还是“阴阳”,都有自 己 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它具有真理或科学的意义,而一旦超出了特定的阈限,则都 有可能将真理发展为谬误、将科学演变为迷信 。关于前者,康德在其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 中曾经指出,作为诸悟性范畴之一的“因果”,只适用于经验的“现象界”,而一旦超出了 这一有限的范围,便必然会陷入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境地。不仅如此,他还承认,运用 “因果”之类的悟性范畴,虽然可以研究包括星体运行在内的物理世界,但对于解释类似毛 毛虫这样最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却无能为力。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未 对“阴阳”的使用能力及适用范围做出明确的分析和科学的限定,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百病皆医的万宝囊,所以才牵强附会出许多迷信和谬误,以致于使人们对“阴阳”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产生了怀疑,这便是现代人普遍重“因果”而轻“阴阳”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同重“因 果”的西方人一样,重“阴阳”的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也曾有过惊人的建树,如 以“阴 阳五行”为理论框架的《黄帝内经》一书就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的病理学说完全不同。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之科学与文化的独特意义。
一些敏感的西方学者已开始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例如,荣格就曾指出:“我们的科学立基于因果论上,而我们都认为因果原理是万古不易的真理。……然而,《易经》一书所表现的中国思想,似乎专着眼于机会率。我们认为是偶然性的,中国人却极为关心。而我们所崇 拜的因果论,他们似乎不屑一顾。”其实,荣格在这里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的确,由《易 经》所引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的思维结构与西方人大相径庭,对于西方人所奉若神明的“因果论”我们的古人并不那么重视。然而,由《易经》所引发出来的思维结构并非“机会率”而 是“阴阳率”;因而,中国古人所注重的不是事物发展的“偶然性”而是其“辩证性” 。
(摘编自陈炎《文明呓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一种传统观念,中国古代的“阴阳”有着极为隐蔽、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
B.作者认为阴阳五行学家和巫术、迷信对“阴阳”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C.中国的“阴阳”不如西方的“因果”是因为现代人普遍重“因果”而轻“阴阳”。
D.“阴阳”对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西方学者荣格的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阴阳”观念在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B.文章第二段将“阴阳”与“阴阳五行学派”进行对比,强调前者更有现实基础。
C.文章引述西方学者的说法来论证,有自己的理解和取舍,也有力地支撑了观点。
D.文章多次否定并分析了一些错误的看法,充分体现了这篇学术文章的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占卜、算卦之类的行为以及流传至今的风水、命相之类虽然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 仍是封建迷信的东西。
B.只有“因果”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有力杠杆,而“阴阳”则只能导致迷信。 这种看法 是某些人的一种偏见。
C.运用“阴阳”来解释类似毛毛虫这样最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可以弥补运用“因果”之 类的悟性范畴的不足。
D.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建立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病理学说,体现了中国“阴阳”与西 方“因果”的思维区别。


A
A “阴阳”观念在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错误
3、C 弥补运用“因果”之 类的悟性范畴的不足 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