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有效提升文艺引领能力》阅读答案-张建珍

2020-03-10 21:58超越网

自诞生之日起,引领时代风气就是文艺重要使命。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创作要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文之为德也,大矣”,优秀文艺创作关乎真理、关乎美德、关乎精神境界,关乎人如何感受有限的生存世界并从精神上超越提升,而不仅仅是满足纯粹感官娱乐。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元代高明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托尔斯泰强调艺术与道德完善之间的关系,梁启超主张小说要有“熏浸刺提”的作用,鲁迅力图通过文艺改造国民性。这些思想家和文艺家尽管置身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文明,都主张文艺要引领时代。历史上优秀文艺创作都因其不放弃对真理、正义、美德的探索,才创造出赢得人们热爱、具有审美价值和思想高度的文艺作品。近年来,《湄公河行动》《战狼Ⅱ》《人民的名义》《流浪地球》等一批具有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爆款”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广泛共识,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时代引领的灵魂。
   锻造过硬文艺品质,才能实现有效引领。在海量文艺作品中“求关注”,有人靠耸动的标题,有人依赖离奇的题材,有人用重金堆砌“卡司”,有人祭出引人“颜值”,这些元素当然可能引来一时流量,但如果没有精致的构思、可靠的品质,就留不住人气,实现不了深刻心灵对话。优秀作品的创作者,除了过人的艺术才华,大多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倾向,越是环境浮躁,越是别人耐不住寂寞,优秀创作者越是要耐得住性子,倾情投入,执着追求,把质量当成文艺创作生命线。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创作出思想上深刻影响受众、情感上深深打动受众、形式上强力吸引受众的作品,才具备动情动心的艺术效果,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才有可能传递精神价值;否则有效引领就难以实现。
   创作者要深入新媒介环境,感受受众变化,创作出具有时代传播优势的文艺作品。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如果没有敏锐媒介感受力,文艺创作极有可能淹没在信息汪洋大海中。从人类文艺史来看,文艺引领作用的发挥总是与媒介和受众的变化密切关联。《诗经》《荷马史诗》的诞生同口头传播方式有着紧密联系,唐诗宋词和中国画的深远影响离不开书写文明和文人传统,而塞万提斯、巴尔扎克、鲁迅等人以小说实现引领,则是他们面对现代报刊出版条件的自觉选择。置身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者,需要深潜到新媒介世界中,体验受众生存生活方式,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把握他们的审美经验,反思性地运用于文艺创作尤其是艺术表达方式上去。
   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真正有广泛影响的文艺不是踽踽独行、浅吟低唱,而是参与改造精神世界的自觉的文化实践活动,是同无数受众产生精神交流的文化创造活动。若没有足够文化自信,面对激烈文化竞争,难免被裹挟到消费文化大潮中,自觉不自觉地“被引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最终来源于创作者卓越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创造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切有志于创造时代精品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当回归文艺引领文化的本真之处,顶天立地,凝神聚力,担负起文艺引领时代的使命。
(摘编自张建珍《有效提升文艺引领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担负着引领时代风气的使命,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共同主张。
B.精良的艺术品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有效时代引领的关键要素。
C.除了有过人的才华,优秀文艺创作者还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追求。
D.文艺引领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媒介与受众,不熟悉媒介不了解受众就无法有效引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B.文章侧重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展开论证,视野遍及古今中外,论据典型,论证充分。
C.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现实文艺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D.文章多次引用熟语及古诗文名句,既增强了说理的为度、也使语言富有文学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热爱,引发共鸣,是因为它们始终坚持对真理、正义和美德的探索。
B.缺乏过硬的艺术品质,文艺作品就无法与受众进行深刻的心灵对话,难以传递精神价值,提升精神境界。
C.新时代优秀的文艺创作者应该执着追求,以优秀作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文艺引领的使命。
D.如果失去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本该引领时代风气的文艺创作者就会把受众引领到消费文化的大潮中去。



(1)D(A.“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共同主张”错误,依据第二段“这些思想家和文艺家尽管置身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文明,都主张文艺要引领时代”可知,只是段中提到的“这些思想家和文艺家”,不是“所有”;)
B.“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有效时代引领的关键要素”错误,依据第二段“等一批具有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爆款’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广泛共识,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时代引领的灵魂”可知,新时代文艺实现时代引领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
C.“优秀文艺创作者还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追求”错误,依据第三段“优秀作品的创作者,除了过人的艺术才华,大多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完美主义倾向”可知,只是优秀文艺创作者“大多具有”完美主义倾向,而不是优秀文艺创作者还要有该倾向。)
(2)B.“侧重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展开论证”错误,依据第二段“文艺创作要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第三段“锻造过硬文艺品质,才能实现有效引领”、第四段“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可知,文章侧重从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上展开论证。
(3)D.“本该引领时代风气的文艺创作者”错误,依据第一段“自诞生之日起,引领时代风气就是文艺重要使命”、第二段“文艺创作要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可知,引领时代风气的不是“文艺创作者”,而是“文艺”,故D项张冠李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