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 问:巴黎圣母院的基本情况如何?阅读答案

2020-03-07 19:56超越网

材料一 问:巴黎圣母院的基本情况如何?
答:圣母院教堂顶有上千根木材,里头一半可以追溯到1147年。圣母院最近一次被搞坏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伟大的勒杜克先生负责全面整修教堂。您可以把她看做一个正面双楼、又高又空、骨架通透、四周连着翅膀的大空心盒子。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就是高挑,巴黎圣母院高尖塔有93米。
问:巴黎圣母院失火是怎么回事?
答:巴黎圣母院近来在整修。中间的尖顶塔预算600万欧,要修到2022年。4月5日黄昏,起火了:据说可能是修复工程的脚手架着火。具体火灾原因,截至巴黎时间4月15日23点30分,依然没有官方消息。93米尖顶塔塌了,由千来根百年木材构成的房顶烧了,掉在下一层的石顶上;圣母院像个巨型烤箱,上面是一层炭。荆棘冠冕和圣路易斯长袍已被抢救出来。正面保住了,教堂的结构骨架也算保持完整,天花板被烧了2/3。
(选自《巴黎圣母院起火后,从黄昏到午夜》,作者:张佳玮,有删改)
材料二 文物古建筑应如何防火?
一、使用阻燃剂和防火涂料:在不损坏古建筑部件,不改变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优先使用阻燃剂和防火涂料,以保证在火源下木质部分不能或更不易被引燃,为在火灾前期将其扑灭争取更多时间。
二、完善预防和报警机制:合理安置火灾探测器,对重要区域可采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对储藏文物不多的古建筑,可设置自动探测喷淋装置;对于有珍贵脆弱文物的环境可安装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三、布置防雷设施:据统计,建国以来记录在案的古建筑火灾有超10%由雷击引起。
四、建立完善的初期扑灭设施和供水系统:合理安置灭火器等初期扑灭设施。对大规模古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泵站,或就近修建消防水池和蓄水缸。
五、强化防火教育和管理:严禁在古建筑内安置液化石油气管道,明确用火流程。定期全面检查建筑内电缆线路,更换老化电线。安装断路器,防止过载。文物古建筑单位要定期经常开展消防演练培训,提升员工消防意识和技能。
(选自《中国搜索》,作者:张艳红)
材料三:不久前,中国设计师在一个法国非官方重修巴黎圣母院方案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消息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但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甫一登陆北京就成为“爆款”,主题歌《大教堂时代》更是当仁不让成为洗脑神曲。首演后,听说还发生冲台、扔礼物事件,让人以为到了哪个流量明星的“应援会”。最奇妙的是,这一切都毫无违和感甚至比古典或精英式的表达都更贴近维克多•雨果这部著作本身。
巴黎圣母院的特殊在于其“广场性”。故事以愚人节的狂欢开始。敲钟人正是在这场狂欢中被选为“愚人王”,并被“加冕”。学者巴赫金认为,在那种特殊的宗教高压气氛下,这种暂时的对紧张空气的摆脱,平等、放肆而狎亵的氛围,丑角的“加冕”,对肉体的奇异描写,全都发自人民对未来的渴望,对现存强制性经济制度的违背。在这里,没有恐惧的位置,丑陋的“愚人王”反而给人带来喜庆,它传达了一种未来对过去的胜利愿景:自由、平等、友爱的全民性胜利。这正是《巴黎圣母院》的伟大之处。如果我们留心阅读这部音乐剧的唱词,不难领会这一点。
(选自《巴黎烧了吗?巴黎圣母院“燃”了吗?》,作者:黑择明,有删改)
材料四: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对此谴责最深的是位法国人。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雨果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而现在,因雨果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这场大火让人不自觉地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这样毁灭,更不应人为践踏。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它,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选自“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文明,不能承受之殇》,有删改)
(1)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分别是: 、 ;请再写出一部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2)根据上述四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历史悠久,曾多次受到损坏,而修复工程需要漫长的时间。
B.木质古建筑如果妥善采用阻燃剂或防火涂料,则能有效减少火灾损失。
C.以巴黎圣母院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能广泛流传,背后有深刻的文化因素。
D.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认为巴黎圣母院火灾与圆明园被毁性质相同。
(3)根据上述四则材料,下列分析和推测正确的一项是
A.火灾之后,巴黎圣母院的维修费用将远超600万欧,并需要进口大量木材。
B.巴黎圣母院大火从黄昏一直持续到午夜,可见该建筑缺乏火灾预防和报警机制。
C.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风靡北京,观众的反应与精英式的表达相去甚远。
D.中国人都应该明白,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明宝库,不该这样遭受人为践踏。
(4)请结合材料三,谈一谈对其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
(5)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一谈对“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这句话的理解。


(1)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谁,再写出一部雨果的代表作”,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进行作答。
(2)D.“巴黎圣母院火灾与圆明园被毁性质相同”是错误的。由原文“4月5日黄昏,起火了:据说可能是修复工程的脚手架着火”“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可知,巴黎圣母院被烧是一场意外,而圆明园被毁则是列强洗劫之后有意识地放的火。二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故选D。
(3)C.由原文“最奇妙的是,这一切都毫无违和感甚至比古典或精英式的表达都更贴近维克多•雨果这部著作本身”可知,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风靡北京,观众的具有为何感的反应和精英式的表达是相去甚远的。
(4)《巴黎圣母院》风靡北京时,观众的反应贴近剧中民众对主人公的反应。
(5)文明容易受到破坏,但文明的精神却会传承下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