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贤们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都认为“乐”即幸福,真正的幸福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发自于内心的。
B.物质财富对先秦诸子来说,都是要刻意摒弃的,他们注重的是精神的富足快乐。
C.诸子认为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利于正确幸福观的形成。
D.孟子“三乐”幸福观涵盖了家庭、品质、事业三个方面,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首段即明确提出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现实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B.文章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志向和责任三方面探讨幸福内涵,思路清晰。
C.文章以引用论证为主,在列举分析先秦诸子观点主张的同时还运用了对比论证。
D.立足传统思想文化,服务于现实生活,是本文探讨幸福真谛和内涵的根本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内涵、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乐。
B.文章认为贪图享乐、自私自利、易受诱惑、没有操守气节的人难以获得真正幸福。
C.诸子对幸福真谛的具体理解稍有不同,但是对财富、生命、权力等均持否定态度。
D.从某个方面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是对诸子幸福观的继承。
答
(1)D(A.“先秦诸子都认为”错,原文第二段是“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被称为‘乐’”;B.“刻意摒弃”错,原文第二段是“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C.“诸子认为”错,这是作者的观点,见原文第三段“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2)C.没有对比论证。
(3)C.“否定态度”错,原文第二段是“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