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一款名为“奔跑的兔子”的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在“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

2020-02-23 17:26超越网

材料一:
一款名为“奔跑的兔子”的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在“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惊艳亮相。目前地铁隧道的巡检和安全防护主要以人工静态检查为主,少量辅之以动态检测车。人工静态检查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速度慢、效率低、占用线路时间长,同时,有些问题靠人工无法快速识别判断。“奔跑的兔子”采用先进技术,解决了地铁隧道特殊环境带来的技术难题,现已开始产品化。这款机器人为侧挂式机器人,不会影响列车正常行驶,能够全天性在隧道内工作,将能实现隧道检测、监控、预警三位一体,由人工巡检到自动巡检,检测项目由人工评价到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辨识和评价,并将静态、离散、碎片信息整合为动态、实时、三维信息,极大地推动了地铁交通安全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专家介绍:该机器人是世界轨道交通在地铁隧道安全监测与预警领域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机器人在地铁隧道领域的创新式应用。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问世,预示着地铁轨道交通运维领域开始进入AI时代。
        (摘编自新华网《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问世,地铁运维进入AI时代》)
材料二:
人工智能作为一类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几乎与计算机同步。60多年来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和派系众多,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从其发展目的的角度,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
将这个聪明的“机器”放入制造业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机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技工水平”,以实现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个放入“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过程,与过去制造业追求“自动化”的过程实际上有本质的差异。“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人”,强调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机器能够自主配合要素变化和人的工作。
因此,“人工智能+制造”未来所追求的,不应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替人”,而应是将工业革命以来极度细化甚至异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重新拉回“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即让机器承担更多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而人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
                       (摘编自《“人工智能+制造”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材料三: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地向人类生产生活逼近,会更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比如,机器人要不要遵守人类的法律法规、机器人应不应该享受人类的权利、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和谐相处,都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该应对的事情。在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方面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5月7日《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白皮书》评审会议召开,它首次提出了针对机器人伦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中国优化共生设计方案。这一清晰的框架为进一步完善机器人道德伦理规范奠定了基础。只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定约束下进行,风险就是可控的。
跟其他任何科技的发展一样,人工智能也具有两面性,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就像是一面镜子,其实都是人类自身的映射。对于失业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人工智能都只是起到了强化作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办法仍然在人类手中。至于机器人道德伦理问题和可能攻击人类的问题,也是人类目前可以去努力防范和解决的。人类在人工智能危机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大有可为的,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是人类应该坚定的方向。
                 (摘编自新华网《人工智能崛起引发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四:
2014——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发展趋势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先进,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极大地推动了地铁交通安全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B.人工智能发展的60多年里,学界并无明确的定义,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
C.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面对人工智能崛起引发的担忧,我们应客观理性地对待,如何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才是人类努力的方向。
D.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69.3亿元,2016年达到96.2亿元,此后快速发展,增幅也逐渐增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人工巡检无法企及的优势,它的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久的将来它定会代替人工巡检。
B.材料二将人工智能的“智能化”与传统制造的“自动化”做了比较,指出了“人工智能+制造”的本质是追求“人机协同”,而非简单的“机器替人”。
C.人工智能的使用强化了人类社会的失业和贫富差距,但这并不能阻碍其发展,只要努力防范与解决,就可以避免风险。
D.《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白皮书》首次直面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为完善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规范奠定基础,可谓意义重大。
6.人工智能的前景如何?未来该怎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B.(根据材料二,应是“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
5.B(A项,“不久的将来它定会代替人工巡检”于文无据。C项,“就可以避免风险”错,根据材料三,是“风险可控”而非“避免”。D项“首次直面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分析有误,该白皮书是首次“提出解决之道”)
6.(1)人工智能行业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①面对人工智能危机,人类要努力防范和解决,规范人工智能发展,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是人类坚定的发展方向。②“人工智能+制造”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让机器承担更多简单重复以及危险的工作,而人类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做到“人机协同”。(每点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