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贾平凹
①小的时候,我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不敢忘却,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
②我们的隔壁,住着一位老头儿。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战儿了。
③时间一长,那云雀叫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④“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茸茸的羽毛掉了下来。
⑤“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
⑥“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
⑦“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
⑧“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
⑨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
⑩“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
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放着满满一盘黄谷、一盘清水。这便又使我们迷糊了。
“一定是向往着云天吧。”
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过。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的了,心想:它来被老头儿捉住之前,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飞得像云一样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了!
我们在笼下捡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
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老头儿笑我们可爱,却终没有放了它去。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支忧郁的歌。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
老头儿发觉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18.通读全文,概括云雀不同时期叫声的特点,说说文中的云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不同时期叫声特点 云雀的形象
刚来时 A D
时间一长 B
每每黎明时 C
19.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表现了“我”对云雀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2分)
它一下子飞到了柳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
21.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文章的结尾写“我们”放飞云雀后,它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请你揣摩云雀此时的心情,用第一人称描写它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3分)
22.请你仔细阅读上下文,把握关键词,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描写之妙。(2分)
答
18.A:叫得很好听,像唱歌一样B:叫声不比以前那么脆。越发哑了。
C:叫声很忧郁 D: 追求自由,向往云天
19.同情(可怜)
20.云雀重获自由后显得兴奋、愉快(喜悦)。(解析: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激动”一说表面上是树枝摇动、云雀飞翔的动态,深层含义是表现云雀的喜悦。)
21.示例:我终于又可以亲近久违的云天,又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谢谢你们给了我逃脱牢笼重返云天的机会。(必须用第一人称,必须是心理活动描写,围绕云雀重获自由后的喜悦、兴奋及对我和妹妹的感激来写。)
22.示例:这是对云雀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云雀在笼里的焦躁和痛苦,表现了它对自由和云天的渴望、向往。(解析:本题重点是赏析动作描写——撞、碰、挤、盯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