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 阅读答案

2020-02-17 13:42超越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这其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力;《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即获取信息、提出题目、逻辑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作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目指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格物致知”为知之始,“诚意正心”为行之始,是为本;后四目是知行观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是为末。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语》,称,“子尽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说,孔子在讨论题目时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我独尊。“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在规律和制度方面,数学讲“规矩准绳”,天文讲“天行有常”,冶铸讲“合剂模范”,建筑讲“营造法式”。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也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从汉唐到宋元,中国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阿拉伯地区,同西方有频繁的科技交流。据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研究,在中世纪1000年间,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有26项技术发明传到西方,对欧洲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
(摘编自王渝生《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书·律历志》记载的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启发了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
B. 我国古代儒学教育为培养“博学通才之士”,要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的“六艺”教育。
C. 《大学》有八目,前四目探究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后四目是知行观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所以更重要。
D.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领先于世,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吴文俊研究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例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第三段引用了《中庸》的话来印证中国传统儒学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C. 文章把“当仁不让于师”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进行对比,赞赏这种可贵科学精神。
D. 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其现实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既有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的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
B. 尽管中国古代没有传统科学的专著,但是在作为“六艺”教育教材的古代经典中,遍布古代科学的因子。
C. 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基因,努力发掘,为我所用,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D. 我们同西方的科技交流,对欧洲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也大力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与发展的进程。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偷换概念,“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启发了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错误,应是祖冲之的圆周率π值的来源启发了吴文俊。
C项,“后四目更重要”无中生有。
D项,“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领先于世”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对比”错误,原文“‘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可见不是对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B项,“中国古代没有传统科学的专著”于文无据,属于推断错误。
故选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