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人造肉”将被端上餐桌,你吃还是不吃?阅读答案

2020-02-14 16:09超越网

“人造肉”将被端上餐桌,你吃还是不吃?
    人类发明“人造肉”,实属迫不得已的创举。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统计,若按照人类的需求来计算,全球需要每年宰杀700亿只动物,而饲养这些动物需要占用全球大约70%的农业用地,耗费全球约60%的谷物资源。除了耗费地球资源之外,禽畜养殖还对环境造成极大压力。相关报告显示,若按照现阶段的趋势发展,到2030年,禽畜养殖产业排放的CO2气体将占据全球排放温室气体量的一半,这将对地球的生态平衡也造成极大负担。
“人造肉”有望缓解这些问题。人造肉采用的是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科学家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是细胞,将其放置于模拟的体内生理环境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其生存和生产,最终制造出“人造肉”。
“人造肉”相比普通的肉类,其形态不是常见的完整块状,而是呈肉糜状,因此其作为食物的烹饪形式多为肉饼、肉丸、肉条等。除此之外,其色泽、口味也比正常的肉类要淡很多。
    由于“人造肉”为人工培育,其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在培育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加入脂肪细胞的多少来调节成品肉中的脂肪含量,从而培育出更适宜人类各种需求的肉质。
      “人造肉”的产量比普通养殖高,甚至高出普通养殖业39倍。据波斯特教授介绍,理想情况下,通过“人造肉”技术,仅通过1小块牛肉组织就可培育出10000公斤“人造”牛肉。按照每头牛的净宰率在45-50%来估算,一头估重为500公斤的肉牛,其净肉的重量最多仅为250公斤,即要达到“人造肉”技术所达到的产量,至少需要40头肉牛!
    不过,人造肉的成本仍然很高,在2013年,在实验室培育1磅(约0.45公斤)牛肉需要120万美元(约人民币845万元)。但得益于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成本已大幅下降,最新数据表明,在美国市面上已推出的“人造牛肉饼”定价为每磅12美元一16美元(每斤约合人民币84元一112元),可是这个价格仍比普通牛肉贵得多。
    由于“人造肉”市场发展刚刚兴起,这种肉类属于新型肉类,有关监管部门时于其属性的划分尚不明确,现有的监管法规范围也不适用于人造肉。
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式建立了实验室制造的肉制品商业化监管框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或许不久后在中国市面上就能买到这种人造肉。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缓解禽畜养殖对地球资源的大量耗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极大压力问题,发展“人造肉”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B.由于“人造肉”的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因此“人造肉”比普通肉类更富有营养价值。
    C.“人造肉”的产量甚至比普通养殖业高出39倍,“人造肉”的利润如此之高,其发展前景让人感到乐观。
    D.虽然“人造肉”的形态呈肉糜状,但因为它是由从生物体内取出的组织或是细胞培养而成的,因此其味道与普通肉类是完全一样的。
13.阅读全文,概括“人造肉”与普通肉类的区别。(4分)
14.联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人造肉”能成为未来肉类市场上肉质来源的一大趋势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
    11月 12日,据外媒报道,汉堡王开卖人造肉汉堡在美国试点成功后,汉堡王即将在欧洲2500多家门店推出植物肉汉堡一一叛逆皇堡。
    在上海第二届进博会期间,Impossible Foods也首次亮相中国大陆,除了植物肉汉堡,这家公司还带来了以植物肉为主要原料的狮子头和烧卖。
“人造肉”显然已成为未来肉类市场上肉质来源的一大趋势。很多人依然相信,技术进步以及批量生产等因素,最终还是会成就“人造肉”。



12. (3分)A (B项,文中只说“人造肉”的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可以培育出更适宜人类各种需求的肉质,而并非说其具有比普通肉类更富有营养价值。C项,文中并未说明“人造肉”的利润的高低,反而下文提到了目前“人造肉”的生产成本仍然很高。D  项,文中说“人造肉”“其色泽、口味也比正常的肉类要淡很多”。)
13.“人造肉”相比普通的肉类,它的形态不同,呈肉糜状;它的色泽、口味要淡很多;它的营养成分更为可控;它的产量高;目前它的成本仍然很高。(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4.原因一,发展“人造肉”有望缓解禽畜养殖对地球资源的大量耗费和对环境造成的极大压力;原因二,“人造肉”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可以调节成品肉中的脂肪含量,  培育出更适宜人类各种需求的肉质;原因三,“人造肉”汉堡在美国试点成功,并将在欧洲售卖,同时也已在中国大陆亮相,随着技术进步及批量生产等因素,最终会成就“人造肉”。(4分,答出原因三得2分,答出原因一原因二各得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