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下旬,在上海嘉定举行的一场汽车工程师论坛上,行业内人士正在激辩一 个议题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会在10年内到来”。
对于部分业内人士来讲,10年预期或许太长了。而在业内人士江崇龙看来:“自动驾驶可能到来的时间会比大家预想的要晚很多,还有很多技术亟待突破。"
眼下,行业内的从业者们普遍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这不仅仅源于对技术升级的朴素渴望,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还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出行市场格局,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个 与过往经验完全不同的湛新市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受益者。
江崇龙分析道:“无人驾驶会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层面对出行带来影响,这两个层面分别是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所有权或是“物权”代表着人们对商品的全面占有。然而,这一长时间主宰商品经济的基石正面临着挑战,挑战发起方便是共享经济,这一趋势也已蔓延 至出行领域。
在美国,有多达39%的高级车拥有者表示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日趋成熟后,会考虑放弃 对汽车所有权的要求;在欧洲,这一数值达到了55%。中国消费者对所有权的诉求则更低, 高达78%的高级车主考虑放弃所有权,占比刚好是美国的两倍。
即使在非高级车主群体中也出现了多样的情况,有21%的美国受访者考虑放弃所有权, 而这个数值在中国就整整上升了 48个百分点,近7成的非高级车主表示在技术成熟后,对 所有权将不会有太多特别的要求。
“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车辆的使用成本会大大下降,而车辆的利用率也将迅即提升。 譬如以往汽车的工作时间取决于司机工作时间的长短,自动驾驶技术则能够让车辆在24小时内持续工作。'‘江崇龙认为这足以解释为什么消费者对所有权的兴趣开始降低。
对于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这块蛋糕足够诱人。一方面,众多的人口,不低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拓展的汽车保有量让这里看起来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整体展现出的对技术的高度热情,也让汽车厂商们看见了在这里探索未来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社会 眼下表现出的技术热情放置在全球范围内来审视也实属罕见。
除了中国消费者表现出的放弃所有权的高意愿外,还有更多的数据显示了中国社会对技术所持的开放立场。在调查中,研究者向受访者展示了多个未来汽车空间中可能提供的附加 服务或升级项目,譬如包括流媒体服务在内的个性化娱乐、包括自动调节温度和座椅偏好的 个性化体验、包括按摩座椅等在内的车上健康服务等,只有58%和60%的美国与欧洲高级车 主愿意为其中的至少一个项目支付费用,但是高达83%的中国高级车主愿意为这些附加组件 支付附加费。
付费表达的是更高度参与的兴趣,如此规模的中国高级车主愿意为汽车空间内的附加服务付费,意味着一个更庞大的潜力市场正在形成。毕竟相较于一次性的汽车销售,附加服务市场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当被问及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是否会考虑搬到农村地区或郊区时,中国的消费者同样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在美国,仅有37%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日常通勤可以自动完成 的话,他们会考虑改变居住地;而在中国,这个数值上升到了55%,甚至超过了欧洲的42%, 这意味着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8. 下列对文中“无人驾驶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人驾驶对人们出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层面上。
B. 车主关注无人驾驶技术,主要是渴望技术升级和把握出行市场趋势。
C. 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后,车辆的使用成本会降低,车辆利用率会提升。
D. 眼下中国社会对无人驾驶技术表现出的热情远远超过欧美一些国家。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部分业内人士对技术发展较乐观,他们认为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10年内就能实现。
B. 共享经济的消费理念将会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一趋势己蔓延至出行领域。
C. 自动驾驶方案成熟后,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消费者将会对汽车所有权归属失去兴趣。
D. 人口、可支配收入、汽车保有量和对技术的热情等要素让全球汽车厂商看好中国。
20. 面对日益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中国车主会产生哪些意愿?(6分)
答
18. (3分)B(不是“车主",而是行业内从业者。)
19. (3分)C("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消费者将会对汽车所有权归属失去兴趣”错。)
20 (6分)①较多车主会放弃汽车所有权:②许多中国商级车主会付费享受未来汽车空间中的附加服务或升级项目;③一些车主会改变居住地。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