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次改革被视为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次改革。迄今为止,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了改革方案。2014 年,浙江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分别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17 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 4 省份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9 年 4 月,河北、辽宁、重庆等 8 省份相继发布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 2018 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高考,到 2021 年初步建立新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第一、二、三批试点省份改革方案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后一批的高考综合改革是在前一批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有继承,又有调整,体现了创新性。
(摘自张卫《三批试点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启示了什么》)
材料二:从本次对某校的问卷调查来看,仅有 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 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面临新高考,仅 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而高达 81.5%的高中生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摘自徐文君《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调查》)
材料三:新高考选课带来的其中一个影响,就是未来志愿的填报。高校的不同专业会对学生的选考科目有不同要求。有些高校专业对选考的科目设了限制,如理工类专业一般会要求学生选考物理科目。因此,如今学生也需要提前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大学专业是什么,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2014 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积累了不少经验。杭州高级中学引进了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为学生提供 3 个参考类型,并按适合程度排序,帮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杭州学军中学每年高一新生进校之后,都会完成生涯发展档案的录入,班主任在之后的班级管理中,可随时查阅生涯发展档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协助学生解决生涯选择中的有关困难。
(摘自《广东新高考选课走班怎么“走”?》)
材料四:
图 1:
图 2:
(选自《2021 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3+1+2 模式)》)
4.下列符合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 2021 年在粤本科招生选科组合要求的一项是(3 分)
A.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
B.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
C.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地理
D.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地理、政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了考试招生模式,目前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了改革方案。
B. 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改革方案,既借鉴了前两批改革省份的宝贵经验,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C. 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堪忧,相关问卷调查统计超过半数学生没做过学业规划,这说明学校不够重视学业规划指导。
D. 由于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不同,相同的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
6. 结合材料,谈谈高中生该如何做好新高考背景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6 分)
答
4、B。【解析】依据材料四,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2021年在粤招生首选科目必须为历史(仅历史),因此A、D不符合;再选科目要求在已经明确一科为地理情况下,另一科的选择只能是:化学、生物、政治中的任意一门,C项再选科目选择物理错。
5、C。【解析】材料二客观呈现了学生在学业规划方面的现状,但并未指出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学校不重视,因此C选项分析有误。
6、①学生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改革方案,积极主动应对新高考变化。②学生应该了解自己,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倾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③学生应该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高校专业录取对科目的要求,做好恰当的选科。④学生在规划确定及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向学校、教师寻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