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社会习俗: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阅读答案-潘允康

2020-01-03 12:22超越网

所谓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的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创造了多种社会控制的形式,包括法律、道德、舆论、宗教等,还有社会习俗。在现代法制国家,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除此之外,还有道德。法律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提升人们的精神。即便如此,其他各种社会控制形式仍然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早就有“入乡随俗”的说法。《礼记·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亦作“入境问俗”“入境问禁”。“入乡随俗”中的“俗”可解为习俗,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认可与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社会控制形式之一。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个体在社会中从小到大、随时随地、一举一动都受到他/她所在社会的习俗的熏陶和影响,并自觉不自觉地遵从它。
习俗既是社会控制的力量,也是社会歧见和纠纷的重要原因。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习俗冲突,或者说由于某些习俗得不到尊重引起的。我们不断听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对中国游客的议论和批评,除去一些在公共场合吸烟、闯红灯、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等批评外,更多的是和入乡不能随俗有关。比如不尊重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嘈杂,在电梯里隔着陌生人和朋友说话,穿宾馆的拖鞋和睡衣上街等。
习俗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在历史和时代的进程中,有些习俗变成陋习,而为人们所抛弃。例如,我国夏、商时代奴隶主有用人(奴隶)殉葬的习俗,以后封建主有用俑殉葬的习俗,而到了近代就连俑殉葬的风气也消失了。社会继承以往习俗,都是以其是否有利于该社会的利益和秩序为标准的,都要考虑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诉求。移风易俗,改造和取缔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旧习俗,提倡和培养新的优良习俗,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在利用社会习俗控制社会时必须要考虑到的。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既要提倡“入乡随俗”,也要“移风易俗”,这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当然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入乡随俗”是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服从他人的习惯,会使当事者不舒服。而“移风易俗”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或否定一种习俗,时间会更长久,过程也会更艰难。
(摘编自潘允康《社会习俗: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在众多社会控制形式中,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
B. 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强求。
C. 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人们共同认可与遵守的习惯和风俗也不同。
D. 法律和习俗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都能提升人们的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礼记·曲礼上》中的语句,论证中国古代早就有“入乡随俗”的说法。
B. 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倡导“入乡随俗”和“移风易俗”要并驾齐驱来控制现实社会。
C. 习俗能否被继承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利益和秩序,奴隶殉葬习俗的变化和消失印证了这一点。
D. 社会中的很多矛盾冲突都是由习俗冲突引起的,与个人无关,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说明各种社会控制形式互相促进,使用得当。
B. “移风易俗”是一个艰难持久的过程,因此绝对要把“移风易俗”摆在社会控制的首要位置。
C. 避免社会歧见和纠纷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国外要尊重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做到入乡随俗。
D.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从本地的习俗,可见习俗对本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1. C    2. D    3. B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古代在众多社会控制形式中”时间范围不对,结合文本内容“在现代法制国家,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分析可知,“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是在“现代法制国家”,而不是“自古以来”。B项,“任何时候,不能强求”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既要提倡‘入乡随俗’……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D项,“都能提升人们的精神”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道德提升人们的精神”,没有说“法律、舆论、宗教、习俗”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错误。原文说的是“除去一些在公共场合吸烟、 闯红灯、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等批评外,更多的是和入乡不能随俗有关”。在公共场合吸烟、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不是习俗冲突,是个人的文明问题。故选D。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把‘移风易俗’摆在社会控制的首要位置”无中生有,且前后强加因果。结合文本内容“当然由于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要改变起来,并不容易”“而‘移风易俗’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或否定一种习俗,时间会更长久,过程也会更艰难”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移风易俗”需要的时间会更长,过程更艰难。故选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