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推动我国公众史学健康发展》阅读答案-李娜

2019-12-23 10:44超越网

公众史学是着重探讨如何以公众为本位、以应用为前提来开展历史研究与传播的史学新分支。与传统史学相比,公众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实现史学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公众史学发展的动力日益强劲。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初始发展动力来自高校及职业史学家不同的是,我国民间形式多样且愈发活跃的史学实践,催生了公众史学。具体而言,我国公众史学的兴起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公众对历史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度、探求欲、表达欲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种历史文化媒介平台不断创新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历史的兴趣。这为公众史学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二是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由于技术发展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公众参与历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条件。网络平台的无限扩张、信息对流互动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仅由史学界主导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这为公众史学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三是传统史学适应社会转型自觉进行革新。一个时期以来,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公众对于缺乏吸引力的史学成果的远离,导致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受到质疑。面对这种状况,史学界一些学者开始了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自觉革新,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增强史学对现实的解释力、对公众的吸引力,逐渐开拓出一条关注现实、走向公众、服务公众的史学发展之路。这为公众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
公众史学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近年来,以公众作为参与主体的家族史、口述史学、影像史学等史学形态的繁荣大大促进了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大众化、历史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历史文本的通俗化,并在新媒体条件下形成了“人人都可写史”的态势。但“人人都可写史”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写史”。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比较和运用,以探求历史真相。当下,一些参与历史书写的人缺乏相应的能力,导致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混乱与无序,这是公众史学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历史知识从来都与价值观念紧密相连。因此,书写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如何保证公众史学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深入揭示历史本质,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专业历史研究者将获得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认同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追求,对于史学大众化缺乏热情。
(摘编自李娜《推动我国公众史学健康发展》)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公众史学重新构建了史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史学对公众的服务。
B.美国公共史学原初发展动力来自专业人员,而我国公众史学发展动力缘于民间史学实践。
C.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遭到人们的怀疑,使得公众远离史学的研究成果。
D.“人人都可写史”,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写史”,是公众史学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
2.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了公众史学的特点,并从公众史学兴起的缘起、挑战两个方面介绍公众史学的发展。
B.文章通过与美国公共史学的对比,介绍了我国公众史学的兴起原因,并从社会基础、技术基础、学科基础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C.作者认为以民众为参与主体的史学形态的繁荣形成了史学新态势,这使公众史学面临新的挑战。
D.文章第三段先介绍公众史学面临的挑战,再提出其面临的现实难题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三者是并列关系。
3.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平台的无限扩张、信息对流互动等特性,使得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被单一主体主导的状况发生了变化。
B.随着社会转型,史学将更加关注现实,其社会功能将更突出地发挥出来,公众史学必将替代传统史学。
C.公众史学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生产和传播历史知识应具备正确的历史观,这是非常重要的。
D.公众史学发展强劲,但也要面对公众史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导专业历史研究者走出书斋,帮助公众提高史学修养。


1.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公众史学重新构建了史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错,依据第一段“公众史学是着重探讨如何以公众为本位”和第二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仅由史学界主导的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可知,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史学对公众的服务”错误,将原文的“能够”说成“增强了”,未然说成了已然。C项,关系判断错误。原文是“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公众对于缺乏吸引力的史学成果的远离,导致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价值受到质疑”。D项,公众史学面临的现实难题是“一些参与历史书写的人缺乏相应的能力,导致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混乱与无序”。故选B。
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这三者是并列关系”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三者应该是递进关系。故选D。
3.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公众史学必将替代传统史学”推断有误,传统史学的自觉革新,是公众史学发展的学科基础,不会被取代。故选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