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一名叫孙赫的男子在高铁霸占他人座位,出言不逊 阅读答案

2019-11-12 10:49超越网

材料一:
一名叫孙赫的男子在高铁霸占他人座位,出言不逊,并不听警察劝阻。此后网友又陆续曝光出各种各样的“坐霸”。铁路部门翻遍了整本《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都没有发现什么好用的条款,于是只好回应说:“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
(摘编自2018年9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京报:道德“滑坡”的观点是转型后才出现的,很大程度上是将此归因于市场经济。在你看来,事实是这样吗?
高兆明:尽管社会道德状态与市场经济实践有关,但不能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
第一,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上,也有道德败坏、拜金主义、极端自私自利的现象,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社会,未必是道德风尚败坏的社会。
第二,市场经济本身是否就没有积极的人文价值?黑格尔、斯密、马克思等思想大家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很充分,都有自己基本的看法,对市场经济的人文价值并没有取绝对否定约态度,相反,还在相当程度上给予积极肯定。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规则、法治、合作等精神,是市场经济建设对社会人文价值精神的积极贡献。
(摘自2016年12月3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四:
黑格尔曾明确区分“道德”与“伦理”。黑格尔的“道德”指向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伦理”指向社会自我立法、秩序规范、正义制度。黑格尔强调“道德”须以“伦理”为内容并在“伦理”中实现,其目的之一是要揭示:只有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
道德类型奠基于互为目的的合作性社会关系。合作性社会关系以“相互性”为规定之一。“互善”的相互性尽管不同于“互利”的相互性,但是在根本上却离不开“互利”的滋润。在一个开放性社会过程中,如果“善意”是单向的,如果“善意”始终没有“互善”“互利”滋养,那么、除非是在纯粹宗教精神的意义上,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摘自2017年7月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五:
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其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摘自2018年08月24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中“道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市场经济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败坏,相反它还伴随主体、主体性精神、权利、契约等积极的社会人文精神。
B.道德体现个体自我立法、良知美德,我们应该期待来自个体美德方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抵抗与克服。
C.道德是人们反思和选择的产物,想要让我们的意志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我们必须掌握道德的知识和原则。
D.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因而人类能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做出选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
A.黑格尔等对市场经济人文精神的分析,可以证明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B.大多数人会在高铁上抵制类似“霸座”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说明公众普遍追求公共道德与秩序。
C.在合作性的社会关系里,“善意”通常不能是单向的,它始终需要“互善”“互利”滋养,否则不可能持续。
D.人类不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会受到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等影响,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9.依据材料四中关于“道德”与“伦理”的阐述,对材料一中“孙赫霸座”这一现象加以评析。(4分)


7.A(选项 B,材料四强调的是“在正义的社会秩序中,个体的理性能力才能正常发挥,才能真正谈得上自由意志”,并未提及选项中所说的“应该期待来自个体美德方面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抵抗与克服”;选项 C,材料五“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可见懂得道德的知识和原则并不是实施道德行动的充分条件;选项 D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逻辑关系。)
8.B(选项 A,材料三“第一”“第二”两点都是支持“不能将社会普遍道德失范现象归罪于市场经济”这一观点的,故 A项理解正确;选项 B,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大多数人在高铁上不会抵制类似“坐霸”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故 B项理解不正确;选项 C,材料四单向的善意能够持续,“除非是在纯粹宗教精神的意义上”,选项将原文替换成“通常”不能是单向的,符合原文;选项 D,材料五“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既受到人类天性的限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讲道德”或“不讲道德” 之间,我们很有可能选择后者,故 D项理解正确。)
9.①孙赫霸座的行为表明他在公共场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没有良好的道德;铁路部门缺少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他进行处置,表明我们的伦理秩序还不够完善(或缺少正义的社会制度)。②对霸座行为有相对应的合理的法律条文,可以保障个体能够更好地约束自我行为,加强自我修养。(评分标准:能够分析孙赫霸座行为是个人道德的缺失得 1分,能够分析缺少法律条文是伦理秩序的不完善得 1分;能够分析伦理秩序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得 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