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 阅读答案

2019-10-31 16:19超越网

材料一: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已超过1900万次,参与的志愿者累计超过70万。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18年对46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结果,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3%,较2017年增长11.4%。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乐群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推动立法加强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摘编自中国网2019年6月28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查报告》)
材料三:
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垃圾分类的原因

(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 2019)》)
材料四:
苏州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市民中推广垃圾分类理念,201 7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年初,我市起草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同时制订了2019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至20 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立分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让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就变得简单易行。二要让新管理制度促进垃圾分类知行合一。推广垃圾分类,必须采用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从国外推广经验来看,强制的处罚措施,也是确保.垃圾分类高效完成的必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奖惩结合,扭转市民知而不行的现状。三要让新生活理念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要重视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工作,具体到操作层面,必须做到线上线下结合。
(摘编自王嘉言《改善环境,从把垃圾分类当作习惯做起》,《苏州日报》2019年6月5日)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文中提及的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是(3分)
A.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  
B.加大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
C.创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  
D.要求相关企业回收废旧家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鉴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以满足居民的相关需求。
B.闵行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大大超过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占比,但依然有两成多家庭“不作分类处理”。
C.苏州垃圾分类工作名列全国前茅,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80%,基本建立了分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D.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在于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6分)


4.D(此项在文中没有提及。)
5.C(误将未然作已然。“已达80%”“基本建立了”错,原文说的是“提出至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立分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可见还只是个奋斗目标,并非现实成果。)
6.示例:许多市民缺乏垃圾分类理念(意识);一些市民不懂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许多社区缺少垃圾分类的相应设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法制建设有待加强。(大意如此即可。每点1分,共6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