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末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末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λ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亠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
(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16.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5.【答案】D 【解析】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相似)之处即可。D 项:“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题部分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分总结构”与实际原文结构不相符,本文是“总分”结构;大体行文也不是“层层递进”的方式。故选 D。 【考查能力】理解文章、信息筛选和判断
16.【答案】①要知晓文化家底;②要挖掘文化遗产;③要深入研究文化。
【解析】结合“三个方面”这一关键词分析概括即可。第一方面:从第 2 段的开头可概括:①要知晓文化家底。第二方面:从第 3 段中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可概括:②要挖掘文化遗产。第三方面:从最后一段“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可概括:③要深入研究文化。结合三个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考查能力】概括
17.【答案】①重要文化遗产;②民间文化遗产;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解析】结合文章第 3 段的观点——“要挖掘文化遗产”,围绕这点的 3 个例子进行理解,得出论证角度。第①个例子是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用文化遗产”,可概括:①重要文化遗产;第②个例子“民间也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可概括:②民间文化遗产;第③个例子云南彝族的《董永记》例子可概括: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