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养颜
鲁先圣
①曾国藩官做得很大,但是他最看重的不是官位,而是学问。有一年,他听说一个侄子纪瑞在全县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特别写信祝贺:“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代富贵,但是希望代代出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
②曾国藩还就读书说过一句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一个深入读书的人,必定心智高度集中,将人间的一切杂事、琐事、烦心事,渐渐抛到身外,久而久之,在心中渐渐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 读书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书可以医愚,可以益智,可以养生。看一个人,无须看他做什么,只要看他读什么书就可以了。
③古代那些精通相术的人,甚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自卑的人,因读书而自信;浮躁的人,因读书而宁静;轻浮的人,因读书而深沉;愚鲁的人,因读书而明达。 其实,不论你身处哪里,只要你拿起一本书进行阅读,就走在了心灵修行的路上,何止是曾国藩的面容温润,而是具有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
④读书让人渐渐摆脱了“可憎的面目”,具有了一种冲淡的气质。冲淡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人生的情趣;冲和、淡泊,就是冲淡。冲淡和纤秾不同。纤秾是浓彩,冲淡是淡墨。冲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⑤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辩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他的意思是,别人诋毁批评你,无中生有,你不需辩解;如果诋毁批评得对,你只有自修改正才能不让别人再批评。说得太好了,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气量。只有具备了这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之上的气量,不断检点自己,才会周身散发出人格的光芒与魅力。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 第②段引用曾国藩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 文章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3分)
答
1. (2分)读书可以养颜。
2. (3分)曾国藩的“书味深者,面自粹润”一句照应了文章标题“读书养颜”,同时这句话引出下文关于读书重要意义的论述。
3. (3分) 道理论证。通过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一个冲淡的人,自然拥有了一种气量,这是一个人接受、容忍他人批评的勇气与胸襟”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 (3分)文章开头通过举曾国藩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论述读书带给人的变化和益处:读书使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在心中养成一股充实、丰沛的浩然之气;读书可以使人修身养性,超凡脱俗;最后读书使人达到达观的人生境界,拥有自信的气量,再次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