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①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②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那一天,我去办托运行李时,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我们以色列常常受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③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④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⑤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⑥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⑦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⑧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选自北京卫视2015年7月8日《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有删改)
9.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 作者写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
11. 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12. “国强”与“少年强”有什么关系?
13. 我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
【参考答案】
9.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10. 和平、发展和安定在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看来天经地义,但作者用她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告诉人们,这些中国人的“日常”却是很多国家几代人至今奋斗的目标,我们应当珍惜,并且应当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我们才更有安全感。
11. 对比,将叙利亚难民的不幸遭遇和作者享受到的强大国家的安全感进行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只有国家强大,国民才能在国外更有选择权,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12. “国强”,少年就会拥有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就会在外国受到尊重,就会被善待,世界对自己的国家充满敬畏。“少年强”,则会推动国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所以,“国强”与“少年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3. 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来源于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来源于很多人在为我们承担风险,这些人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
【解析】
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后,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告诉他说”是标志。了解论点常见位置,再参照其他依据,我们就能比较快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
10. 试题分析:考查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作用。从文章内容看,作用是珍惜这些中国人的“日常”,呼吁人们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
1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此题也不例外,对比是为了突出一个方面,即语段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
12. 试题分析:答案在原文第5段“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和第6段“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13. 试题分析: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结合全文,可以结合其他不安定的国家诸如叙利亚难民的不幸遭遇和作者享受到的强大国家的安全感之间的对比,进行归纳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