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阅读答案

2019-09-30 11:02超越网

【材料一】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 ① 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
二十四个节气中,有四个标志性的点: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在这四个点中,冬至是最关键性的一个点。它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瞬间,太阳对于北半球的斜射,达到了极限。而过了这一瞬间,太阳又逐渐北移,是谓“冬至一阳生”。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各地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开始了。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阳气在不断地上升。
既然太阳越来越回归我们了,为什么冬至后的一个多月里,气温却比冬至之前更加寒冷呢?通常的解释是地温的滞后效应。此外,北寒带地区的冰雪开始融化,融化就要吸热(俗话所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积雪融化过程吸热的缘故)。于是,在冬至之后,西北季风反而更加强烈,温度就更低了!


【材料二】
我国古代就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从殷周到秦朝,都将冬至称作“小年”。《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很重视冬至,也延续了许多传统饮食习俗。在北方,冬至这一天盛行吃饺子,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这还要 ② 到东汉末年。传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到百姓因寒冷冻坏了耳朵,就把御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物体,起名“娇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让人们连汤吃下,保护耳朵。这个“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下来。
时至今日,人们把包饺子的习俗 ③ 了下来。每到冬至日,人们就模仿张仲景做“娇耳”煮食,积久成俗,“娇耳”就成了“饺子”。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2. 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测量 回溯 沿袭 B. 测定 追溯 沿袭
C. 测定 追溯 流传 D. 测量 回溯 流传
13. 下面诗句其中有两项是写冬至的,请你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并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说你辨析的依据。
A.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B.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C.冬天又至需呵暖,菘味高
 D.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答:
项,依据:
项,依据:
14.学校发出“话说冬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征集评比活动的通知以后,短短一周共征集作品九百余份。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于12月21日以展板形式展出,全校师生参观了展览。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这次活动,说说你对冬至有了哪些认识。


12. B。 评分: 2分。
13. A 句,依据:“今日日南至”一句,与材料一中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有“日南至”,(或“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表意一致。 D 句,依据:“阳气今从地底回”一句,与材料一中“阳气始生”(或“冬至一阳生”;或冬至过后,阳气在不断地上升)表意一致。 评分:4分,每空1分。
14. 要点: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是最关键的标志性的点。我国古代对冬至就很重视,冬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评分:3分;每点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