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叶圣陶

2019-09-08 12:07超越网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选文节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
10.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根据这说明对象,本文属于______说明文。
11. 如果有朋友要去参观苏州园林,学习了课文之后,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给他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
12. 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说明有何作用?
13.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把“不仅是”换成“不是”可不可以?为什么?

【参考答案】
10. (1). 苏州园林 (2). 事物
11. 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2.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林内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的布局作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具有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13. 不可以,“不仅是”意为不只是,用在句中是指假山的堆叠不只是一项技术,还是一项艺术,带有递进关系。如果换成“不是”,就否定了假山堆叠的“技术”,这里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

【解析】
【10题详解】
说明文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此文从题目可以看出是对事物“苏州园林”的介绍。
【11题详解】
提取信息,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阅读文段一二段,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句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
【12题详解】
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列数字:具体准确为说明对象服务,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划线句子将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与苏州园林进行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具有自然之趣的美。
【13题详解】
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区别两个词的含义,不仅要弄清它们本来的意思,还要能结合语境,联系说明的中心来分析。“不仅是”表明“艺术”和“技术”二者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艺术”的层次要比“技术”更深一层。“不是”是否定了假山堆叠的“技术,语言不准确不严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