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关于“金庸小说”的主题阅读 阅读答案与解析

2019-08-23 11:30超越网

关于“金庸小说”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1996年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选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引发了一场有关“文学经典”的论争。
2004年秋,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走进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传言已久的“金庸入选语文教材”被印证,引起激烈争议。
【调查数据】
来自网络的调查显示,对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有23.6%的网民认为“绝对是好事,武侠精神是很好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有16.38%的人认为是“坏事,会教坏下一代的”,而将近49%的网民则表示“很难说,关键在于老师怎么讲”。

【各方声音】
著名作家贾平凹:我非常喜欢看金庸先生的小说,金庸先生也是我一直很敬慕的一代文豪。他的作品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方式,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的侠义,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西南师大文学教授韩云波:武侠小说里面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同时,侠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的人格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上,很少有小说能达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水平,这也是很多海外华人在让后代学习中国文化时,往往是让他们先从阅读金庸小说开始的原因。
红学家冯其庸: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网友小黎(19岁):金庸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我非常喜欢。里面刻画的人物生动活泼、经典,有血有肉,他的作品中有情有义,看完能告诉我们什么才叫人生,怎么才能成为那些英雄。
【阅读指南】
材料一:金庸所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成人童话的快意恩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锄强扶弱,侠肝义胆,悲天悯人,孔孟之道,金庸武侠里的情感表达与价值取向都是纯中国式的。正因如此,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读者”。
(《长安观察》)
材料二:金庸之所以在众多武侠作家中独具一格,高出一筹,是因为金庸的小说生长在中国传统土壤中,是“最中国”的小说。“金庸更把人生理想融入小说,用小说讲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构筑出自己的乌托邦”。
(《羊城晚报》)
材料三: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基本上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华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在虚构维度的想象基调。尽管他所缔造的江湖天地建立在虚构和“戏说”之上,但这并不妨碍这种历史书写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观念深深地投映到那些沉醉于其美轮美奂江湖叙事的读者的心中,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伦理道德观乃至于对人生目标的选择。
(《凤凰网文化》)
材料四: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视为一部对人性审视的范本,是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想象。金庸小说中的“侠、情”实际上是“忠、孝”在社会生活的扩大化,同时达到了自身的辩证与统一,以期人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任侠果敢、至情至性的精神。金庸所说的侠士境界,包含“儒侠”、“道侠”、“佛侠”等,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
(高启斌)
【经典片段】
A.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神雕侠侣》)
B.耶律洪基回过头来,见萧峰仍一动不动地站在当地。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曾与陛下义结金兰,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举起右手中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右臂回戳,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心口。
(《天龙八部》)
C.他本性便随遇而安,甚么事都不认真,入教也罢,不入教也罢,原也算不上甚么大事。但那日在黑木崖上,见到一众豪杰好汉对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两位教主如此卑屈,口中说的尽是言不由衷的肉麻奉承,不由得大起反感,心想倘若我入教之后,也须过这等奴隶般的日子,当真枉自为人,大丈夫生死有命,偷生乞怜之事,令狐冲可决计不干。
(《笑傲江湖》)
7. 分析【调查数据】中的三张图表,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8. 周末在家,小金喜欢读金庸小说,却遭到妈妈的训斥。妈妈说中学生不能读“闲书”,要把精力放在课本上。对此,你怎么看?结合【各方声音】,你会对小金的妈妈怎样说?
9.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读者”。“金庸小说是最中国的。”请结合【阅读指南】具体说说你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认识。
10. 金庸小说包含“儒侠”、“道侠”、“佛侠”等侠士境界,请结合【经典片段】任选两例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7. 金庸小说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在大部分被调查者心目中,金庸小说仍然属于通俗读物,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意思",即可以满足人们娱乐消闲方面的需要,"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及随之带来的心灵愉悦是人们喜欢阅读金庸小说的首要原因。
8. 阿姨,中学生是可以阅读金庸小说的。金庸小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的“侠义”思想,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有深远的影响。有专家也说,学习中国文化,可以从阅读金庸小说开始。再者,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结构富有创造性,对中学生学习写作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的。
9. 金庸武侠小说生长在中国传统土壤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金庸把人生理想融入小说,用小说讲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金庸小说中,历史书写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观念深入读者心中,影响伦理道德观乃至于对人生目标的选择。金庸小说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答出其中3点即可)
10. 选段A郭靖身上所体现的“侠”是正统的儒家的侠士。郭靖助守襄阳,奋不顾身,为民解困。儒家他的‘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郭靖身上,寄托着金庸对于传统社会理想侠士人格的高度概括,正义与道德的化身。
选段B中萧峰雁门关自刎,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壮举。他认为契丹人的自己为大宋立下了大功,这是不忠不义。为道义蹈身以赴,虽九死而犹未悔。这包含了萧峰对天下苍生的担当,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这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佛侠”境界。
选段C令狐冲不愿奉承,受魔教约束,过奴隶般的日子,原本随遇而安的他,不再想着入教。这体现了令狐冲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这正体现了道家冲破束缚,追求个人精神独立的思想。
(结合选段和中国儒、道、佛文化作答,有要点,有内容,言之成理)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仔细观察三张图表,首先要注意每一张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对每一张图表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或数字间的明显差异,找出规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第一张图表,紧扣题干“被调查者看过的金庸小说数量”,横向比较,明显看出读过金庸小说的数量明显大于“没读过”的,因此可得出金庸小说受欢迎程度比较高的结论;第二张图表,紧扣题干“被调查者对于金庸小说的态度”,横向比较,明显看出读过大多数人认为金庸小说属于通俗读物,因此可得出金庸小说仍然属于通俗读物的结论;第三张图表,紧扣题干“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的原因”,纵向比较,明显看出“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是人们喜欢金庸小说的主要原因,因此可得出结论:“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及随之带来的心灵愉悦是人们喜欢阅读金庸小说的首要原因。语言要简洁、准确、连贯。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他人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要分析情景,明确题意。本题要求小金的妈妈不要阻止小金读金庸小说。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然后结合本文内容,如[各方声音]中的有关内容,“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侠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的人格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等句子,向她讲明读金庸小说的好处;注意语气要委婉,可以加上象征性的征询,如“你说对吧”“你认为呢”等。语言表达要简明、通顺、连贯、得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根据题意,结合[阅读指南]的相关语句回答。“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金庸更把人生理想融入小说,用小说讲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构筑出自己的乌托邦”“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这种历史书写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观念深深地投映到那些沉醉于其美轮美奂江湖叙事的读者的心中,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伦理道德观乃至于对人生目标的选择”“金庸所说的侠士境界,包含‘儒侠’、‘道侠’、‘佛侠’等,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首先要把握“儒”、“道”、“佛”的思想精髓:儒家崇尚仁政、爱民、无私奉献等,选段A郭靖身上的“侠”即“为国为民、奋不顾身”“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正是体现了儒家思想,是“儒侠”的侠士境界;佛家讲求悲天悯人、普度众生。选段B中萧峰认为自己“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包含了萧峰对天下苍生的担当,对芸芸众生的大爱,当属“佛侠”的侠士境界;道家崇尚自然,向往自由。选段C令狐冲“本性便随遇而安,甚么事都不认真,入教也罢,不入教也罢,原也算不上甚么大事”“须过这等奴隶般的日子,当真枉自为人,大丈夫生死有命,偷生乞怜之事,令狐冲可决计不干”,体现了令狐冲的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对个人精神独立思想的追求,当属“道侠”的侠士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