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
玩古玩,一辈子没打过眼的人很少,但李真的师父老何算一个。
老郭和老何多年前本是朋友,但后来因为是同行,成了冤家。
不久前,老郭突然就倒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一幅字画。
年前,老郭举债以三百万的价格买了一幅明朝钱塘大画家戴文进的《风雨归舟图》。图到手,联系了买家之后,买家请来权威的专家一鉴定,确认是赝品,拱手而去。老郭,深受刺激,就倒了。
墙倒众人推,老郭被骗的消息一传出来,要债的人都找到医院里了。
这一切,老何当然都看在眼里。老何叫来李真,让他去一趟医院。
李真奇怪,问为什么?
老何沉吟:“老郭还是有些眼力的,你去和他商量一下,《风雨归舟图》还卖不卖?如果卖,拿来给我看一下。”
李真来到病房,说明来意。老郭权衡之后,答应了。
老何看过了画,大喜。说,权威专家也打眼了。说完,让李真去找老郭谈价。
老郭说,我认栽,二百万。
老何得到消息,一笑,以他现在的情况,还有资格讲价?最多八十万。
这八十万,可算救了老郭。
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
李真看着不露声色的老何,心想,高明啊,师父这才是真的捡漏啊。
过了没多久,李真在参加一次交流画展的时候,看见了那幅《风雨归舟图》,上面有师父的收藏印,一边却标着大大的“赝品”二字。
李真问老何:“师父,您这次真的打眼了,因为你也起了贪念。”
老何摇头否认:“我没有打眼。”李真再问,老何笑而不答。
6.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和人物。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小古:小小说讲究简洁,这是老何和老郭的事,没有李真这个形象,故事也合理。
小玩:我不同意,李真这个人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情节上看, (1)
从塑造老何这个形象看, (2)
7.下面这句话中的两个“小心”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
8.读完全文,你觉得老何和老郭到底是朋友还是冤家,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述。(2分)
9.“打眼”和“捡漏”是在古玩行里的一组反义词。“打眼”是指买东西没看出毛病,上了当。“捡漏”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有人说本文的标题用 “捡漏”更好,你觉得呢?(4分)
答
7.连用两个“小心”,写出了老何对这幅画的态度极为认真,让李真误认为此画是真迹。体现老何的善良和高明,同时也与后文李真误以为师傅打眼相照应。
8.是朋友。多年前两人是朋友,因为同行成冤家,说明本来就有情谊。老何在老郭陷入低谷的时候,用购买的方式暗中帮了老郭,实是大情谊。(写冤家不得分)
9.“打眼”为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兴趣。(1分)小说围绕“打眼”展开故事情节,老郭打眼买了赝品,李真以为师傅打眼买下了赝品。(1分)小说开头说老何从未打眼,但为了老郭他却甘愿背上此名,用这样的方式既帮助了老郭又保护了他的自尊。用打眼为题,突出了老何的善解人意和高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