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阅读答案

2019-08-03 22:45超越网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B. 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髙,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 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必须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
D. 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 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 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D. 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 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 在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 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参考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看,“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拥有较高的环保其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C项,“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如文中还提出“各种积极的政策劳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
D项,“比其他形式能更有地刷励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研式进行比较。
故选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用大重篇幅阐述生态理论”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说法错误。文中“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故选B。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