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关系。毋庸讳言,“差序格局”依然是解释关系运作最有力的概念。首先还是重温那个著名的波纹比喻吧: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语)
这段表述强调了差序格局的关键运作机制:“推”。费老说“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并说“由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有趣的是,费老提出“差序格局”时是指出它具有伸缩性的,也就是可以推出去,也可以收回来,但他并没有在“收”上着墨太多。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也提到了自己人:“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自己人关系有两种生成方式,一是亲缘性,二是交往性。从关系类型来看,也大致可以分为亲缘性自己人和交往性自己人。自己人的两种生成形式是可以区分清楚的,但两种自己人关系却并非截然区分的,比如亲缘性自己人也可以通过交往变为交往性自己人,交往性自己人也可以进入亲属关系变成亲缘性自己人。
自己人是差序格局中的突变,在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一个人可以在缺失交往性自己人的情况下通过亲缘性自己人获得人之为人的本体意义,反之则不然,即使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功能满足,却无法弥补本体性价值的空虚。比如“死门子”是指那些埋头过日子却极少与村落中其他人发生社会交往的家庭,他们虽然因此会缺少许多社会支持——交往性自己人,但仍能通过家族——亲缘性自己人获得必要的功能性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生前有人供养死后有人祭祀的完整的“人”,他们作为人的本体性意义照样可以获得。相比之下,没有家庭的“光棍”尽管可以通过参与社会交往获得交往性自己人支持,却因为缺乏亲缘性自己人——尤其是家庭,而被乡土社会认定为不完整的人。
再来看交往性自己人。这类自己人关系是通过社会交往建立的。对中国人来说,社会交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交往对象既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情境,交往规则和交往方式也会有所改变。交往性自己人的确立主要是“突变”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双方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确立自己人关系其实是“突然”完成的。2012年7月份,笔者在江汉平原官桥村做田野调查时曾与一位60多岁的老人讨论他的朋友关系。这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给另外一个村的老人免费耕田,两人关系之好远近闻名,有村民说老人很傻,因为他很少得到对方的回报。老人跟笔者说那是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可以拿命换的,耕田算不了什么,他从不计较对方的回报。笔者后来去访谈老人的那位朋友,那位老人对此也是心安理得,并说这样的朋友才真正靠得住。
在众多交往性关系中,通过检验成为自己人的毕竟只是少数。现实中会出现交往双方的定位偏差,即“我拿你当自己人,你却拿我当外人”的情况,这说明“自己人”是可以作为交往期待而脱离实质内涵存在的,换句话说,将普通交往关系“自己人化”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交往策略。只要宣称将某人作为自己人了,就可以将某些交往期待加之其身,成为对对方的道德压力,促使其改变交往规则,用真正自己人的方式回报。
(摘编自王德福《乡土中国再认识》)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差序格局里,水的波纹与中心的远近,是根据亲缘关系确定的。
B. “推”,既是差序格局的运作机制,又反映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C. “自己人”可以截然分为两类:亲缘性自己人以及交往性自己人。
D. 我把你置于关系格局的核心,你却可能把我置于关系格局的边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亲缘性自己人”和“交往性自己人”两个角度,对差序格局的组合形态和运作逻辑作了考察。
B. 文章开篇引用费孝通对“差序格局”所做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状态的运作机制。
C. 文章将“死门子”和没有家庭的“光棍”对比,指出两类“自己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D. 援用官桥村一个老人为另一个老人免费犁田的交往事例,旨在论证交往性自己人是突变的结果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差序格局不同,在团体中,团体里的人相对同一,他们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
B. 亲缘性自己人可以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也因此使人缺失了部分社会支持。
C. 处于关系格局其他位置的人,一旦变成了自己人,他将突然跨越到核心的位置。
D.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由于大家相处时间久,知根知底,自己人化策略很难施展。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水的波纹与中心的远近,是根据亲缘关系确定的”理解错误,水的波纹是靠自己人推出去的,“自己人关系有两种生成方式,一是亲缘性,二是交往性。”可见,水的波纹与中心的远近,不一定由亲缘关系确定的。
B项,“‘推’,……反映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中的“伸缩性”错误,这只是费老这样认为的。
C项,“截然分为两类”理解错误,原文表述为“两种自己人关系却并非截然区分的,比如亲缘性自己人也可以通过交往变为交往性自己人,交往性自己人也可以进入亲属关系变成亲缘性自己人”。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旨在论证交往性自己人是突变的结果的观点”分析错误,举这个例子旨在论证“‘自己人’是可以作为交往期待而脱离实质内涵存在的”。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B项,“但也因此使人缺失了部分社会支持”说法错误,文中指出“缺少亲缘性自己人,会被乡土社会认定为不完整的人”,并不能由此断定“有了亲缘性自己人,会因此使人缺失了部分社会支持”。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