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三江美景:丹洲之美
①丹洲之美在于天然之美,古朴之美,人文之美,诚信之美和休闲之美。
②丹洲的天然之美。
③丹洲是一座四面环水的方圆1.6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最南端融江江心,地处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209国道和枝柳铁路隔岸而过,是三江县丹洲镇一级行政村,住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61个姓氏,230户1035人。
④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山台》中诗有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好像就是为丹洲所写的。
⑤丹洲有着得天独厚、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融江在此变成了一个天然的湖泊,水流平缓,静静的水面上不时的引来一些鹭鸶在水上嬉戏,村中的鱼夫摇曳着撒了网的小船,守候着他们的盘中餐在默默的劳作。河滩上不时的飞来一些鹬鸟在觅食着河边的小鱼和昆虫,即便有人过来,她也不怕,犹如这个沙洲也是她的天然领地。真所谓:天悠悠、地悠悠、水悠悠、人悠悠、鸟悠悠……。
⑥丹洲岛上有天然的大草坪、柚林、竹林、古榕树、鹅卵石河滩;东岸对着丹洲镇,码头上仿古船穿梭于融江两岸,形成一条水上交通线,使游人来往丹洲探访。西岸及上游有半边脸、姑娘房、白老鼠、狮子岩、清水泠等景点相辉映;环村而过的融江河因没有工业污染更显清澈、秀美和迷人。
⑦丹洲的古朴之美和人文之美在于秉承古朴之风集文化之大韵。
⑧丹洲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岛上古县城怀远县的县城所在地,县治历史300多年。自公元1591年福建举人苏朝阳到任县令时起,历经明、清、民国几朝,怀远县的县治一直设立于此。1914年,怀远县改称三江县, 1932年,县治迁到现在的三江县古宜镇,丹洲由此方才结束360多年的县治历史。
⑨丹洲有四百年的历史沧桑,四百年的文化积淀,古朴之风迎面扑来,明代古迹闽粤会馆、东门城楼、北门城楼、古城墙、怀远县城石刻地图、三皇庙、清代丹洲书院等古迹、古物有说不完的历史故事,道不完的历史变迁。丹洲因水而秀,因人而灵,因历史积淀而人文厚重。抗战期间,包括社会学大师费孝通、著名文学家王鲁彦在内的众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集聚丹洲,使丹洲名噪一时,享誉九州。
⑩丹洲的诚信之美。
⑾丹洲目前主要以休闲度假、生态古迹旅游为主,景区农家前庭后院种植奇花异草,清雅宜人,村民普遍爱好玩赏奇石、培植盆景,素有“家家奇石、户户盆景”的美称。景区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岛上商业街没有重庆的“瓷器口”拥挤,铺面也没有成都的“宽窄巷”豪华,但出售的商品都是一些土特产,如丹洲自制的腊味、烧酒、笋干、鱼干及一些水果和瓜果之类的,童叟无欺。目前尚存全国绝无仅有的无人售肉摊,村头的猪肉摊上没人卖,放一案板、一杆称、一把刀、一个篮,自己称、自己交钱,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当今的“世外桃源”。景区有农家旅馆90多家,床位2000多张,客人来了,只要和主家讲好价格,定好房间,房主给你一把钥匙,房间就由你支配,走的时候,只要把钥匙挂在锁上,跟房主说一声你走了就行了,地主的诚信之举让客人不诚信都不行。
⑿丹洲的休闲之美在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⒀读着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像是自己在丹洲村饮酒的真实情景,漫步在丹洲古镇街道,那高挂红灯笼的砖瓦房颇具古韵,悠长蜿蜒的青石路干净整洁,许多人家门口吊着腊肉腊鱼,摆起自酿美酒,用竹篮盛装金黄飘香的柚子,招揽远道而来的游客。 同来的几位好友,经不起这里美食的诱惑。在悦来客栈,面对平静的江面,要来一壶战德酒坊的老酒,几盘小菜,几位老友开始推杯论盏,纵论天南地北和人生百味,显得无忧无虑。在这没有烦神应酬和车马喧闹的小岛上,要问我们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看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斑斓小岛的怀抱情景,岛上的气象,无论是早上还是黄昏,都是让人舒爽的。夕阳之下,在如此让人舒爽的气象之中,炊烟袅袅,歌舞升平,你不超脱都难,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
14下列关于“丹洲之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丹洲之美在于天然之美,古朴之美,人文之美,诚信之美和休闲之美。
丹洲主要是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天然的景点,因此具有天然之美。
丹洲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代遗留古迹多,众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爱聚集的古城,而这些无疑都体现了丹洲的古朴之美。
丹洲的诚信之美是因为景区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出售的商品,童叟无欺,景区的农家旅馆房间由客人自己支配,走了把钥匙挂在锁上和主人说一声即可。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2分)
丹洲是一座四面环水方圆1.6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住有苗、瑶、侗、壮、汗等五个民族61个姓氏,230户1035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就是为赞美丹洲的天然之美而写的。
丹洲原是怀远县的县城所在地,1914年改成三江县,后县治迁到现在的三江县古宜镇,由此结束360多年的县治历史。
漫步在丹州古镇街道,或与老友推杯论盏,中,纵论天南地北和人生百味,显得无忧无虑,与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所表达的心境是相似的。
下列对文本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16题目点明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富有吸引力。
本文采用“总—分”式的结构,按照逻辑顺序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丹洲之美。
第⑤段的语言生动形象,描写了丹洲得天独厚,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第⑾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丹洲民风淳朴,悠闲雅致,体现了丹洲的悠闲之美。
14. C (“明代遗留古迹多,众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爱聚集”这些都不属于丹洲古朴之美的体现。该选项断章取义。)
15. B(从第④段可看出李白的这句诗并不是为丹洲而写的。)
16. D (画线句体现丹洲的诚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