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儿
叶圣陶
①义儿的父亲早死了,母亲养护着他。
②义儿最欢喜的东西就是纸和笔了,一拿到手里,就如同获得了世界的一切。他常常右手满把握着笔杆,左手五指张开揿住纸,描绘他理想中的事物;他的头总是侧着,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又偏右。他能画成侧形的鲤鱼、俯视形的菊花、从正面看的农屋。他画成一样东西,常常要端详好几回,然后再加上几笔。有时加得高兴了,鲤鱼的鳞片都给画上短毛,菊花的花瓣加到全花凑不成个圆形,从烟突喷出的烟多到所占纸面比屋子还大。他看看这不像一幅画了,就撕碎了,叠起来再撕,如是屡屡,以至于粉碎。
③他当然同别的孩子一样,欢喜奔跑,欢喜无意识地叫喊,欢喜看不常见的东西,欢喜附和着人家胡闹。他在学校的课室里也难得静心,除非先生演讲时如狂的语声足以迷住他的思想。
④义儿实在太淘气了。有一次他将积蓄的钱全买了纸烟匣内的画片;有两次他跑到河边,蹲在露出河面的石头上钓鱼。这一次,他又不知到什么地方去逛了,直到天黑还没回家。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母亲在屋内不知转了多少圈,当她看到义儿跳跃在门口时,就知道同他说伤心的话绝对没用,便换了个办法——打。她细瘦的手握着一把量衣的尺子,颤颤地在他身上乱抽,用了好多的力气。可是他一声都不响,沉静的面孔,时而一瞬的眼神,都表示出忍受和不屈。她呼吸很急促,断断续续地说:“假如下次不敢,我就饶恕了你这一次!”这时候,他的头或者微微一摇,或者轻轻一点。她的手就此停了,她的怨恨就此咽下去了。然而义儿特别怕三叔,三叔训诫他的时候,义儿的面孔就红了,神态不敢沉静了,头也不敢偏转了。
⑤有一回,义儿从一个同学手里得到了一张山水画的明信片,上面有葱绿的丛树、突兀的山石、蓝碧的云天、纤曲曳白的回泉。他快活非常,如同得了宝贝,一心想临绘一张。他取出每天携带的不干不净的颜色盒,立刻开始作画。他画得非常专心,竟忘了周围的的一切,同学的喧闹声、脚步声,于他只起很淡很淡的感觉,差不多春夜的梦一般。
⑥英文先生进了课室,功课又开始了,他周围的空气全变,而他如无所觉,还是临他的画。竖起的明信片很引入注目,英文先生一望便明白了。他不免有点恼怒,宏大的呵斥声就从喉间涌出:“沈义,你做什么!你的课本那里去了?”义儿被唤醒了,还有几株小树没有画上,他觉得不快,像睡眠未足的样子。他慢慢地将画幅放入抽屉里,顺便捡出读本来,并不看先生一眼,也没有紧张的脸容。
⑦英文先生将义儿的事告诉了级任先生,说以后一定不要义儿上他的课。级任先生就转告了义儿的三叔。三叔听了,当然痛恨义儿的顽劣,他说:“我训诫他,当着面他总是显出很能接受的态度,可是一背面第二个过失就来了。他母亲打他骂他,更没有什么用处。我们须得换一个方法。”
⑧“是呀,”级任先生连连点着头,“总要使他知所畏惧。”
⑨“就是你说的那话。我想,他这么浮动,都由每天回家时同外面接触而来,若是叫他住在学校里,和外界一切隔离,或者不再有什么坏的行为做出来吧。”
⑩一切的计划都照着三叔进行,义儿搬进学校里住了。他本来很羡慕住校的同学,可是他并不曾向母亲要求过寄宿,因为他不能设想这事的可能。现在居然如愿了,实在是梦想不到的。夜晚,一片静谧祥和,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晚饭的铃声,上了火的煤油灯,同学间的随意谈笑,操场上的夜跑,都是他不曾经历的。他听着,看着,谈着,玩着,恍恍忽忽如在梦里,悠久而又变换。
⑪他在睡眠之前很匆促地摹印一张洛川神女之图,虽然最后把全幅撕了,但是他很觉舒适。母亲的唠叨现在是非常之远,画完一幅画居然没有听见“又在那里涂怕人的东西了”的责骂。更可希望的,一个同学约他明天一早去捉栖宿未醒的麻雀。他躺在床上,脸上挂着笑容。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对义儿绘画的生动描写,与后文义儿临摹山水画、洛川神女图的情节相呼应,也为下文义儿受到英文先生训诫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B. 母亲责打义儿时,他的头“或者微微一摇,或者轻轻一点”,这一细节既表现义儿对挨打的忍受和不屈,也表现义儿对错误的认识和悔过。
C. 文中两处夜景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第一处,烘托母亲等待义儿回家的焦急和愤怒;第二处,烘托义儿寄宿学校的快乐。
D. 小说反复刻画义儿的顽劣,揭示了孩子的天性,同时反思了当时的教育,启示人们不但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还要合理纠正孩子的不足。
13. 小说设置了哪几个层面的矛盾冲突?请简要概括。
14. 请探究小说结尾“脸上挂着笑容”的意蕴。
答
12. B
13. 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学生与老师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校与社会的矛盾。
14. 率性作画,不受拘束,义儿感到舒适;远离唠叨,不受责骂,义儿感到惬意;寄宿学校,一切新鲜,义儿感到快乐;启示人们对儿童的教育应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
析
【1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义儿对错误的认识和悔过”于文无据,文中义儿面对母亲的责打并无此意。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要情节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画出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由原文“义儿实在太淘气了……当她看到义儿跳跃在门口时,就知道同他说伤心的话绝对没用,便换了个办法——打”可见:孩子与家长之间存在矛盾;由原文“英文先生进了课室,功课又开始了,他周围的空气全变,而他如无所觉,还是临他的画。竖起的明信片很引入注目,英文先生一望便明白了。他不免有点恼怒,宏大的呵斥声就从喉间涌出”可见: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矛盾;由原文可知,义儿一直想好好画画,但家长和老师都加以阻止,可见: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而义儿在家里和学校的境遇大不相同,可见学校与社会的矛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形象,体会文章语言,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探究小说结尾‘脸上挂着笑容’的意蕴”,然后要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分析其展示出的精神和性格特点,加以概括总结。本题中,不管是母亲、三叔、还是老师,都不赞成义儿作画并加以阻止,使义儿有苦难言,但到了学校寄宿之后,他有了作画的空间和自由,如文中所说:母亲的唠叨现在是非常之远,画完一幅画居然没有听见“又在那里涂怕人的东西了”的责骂。“脸上挂着笑容”就反映了此时的义儿是感到舒适和惬意的;从“更可希望的,一个同学约他明天一早去捉栖宿未醒的麻雀”可见寄宿学校的新鲜和乐趣,让义儿感到快乐;从文章主旨上来说,这篇文章正是在呼吁:人们对儿童的教育应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