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补丁》阅读答案-张格娟

2019-08-08 21:33超越网

补丁
张格娟
城市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将头发留得参差不齐,染成黄的、白的、红的、蓝的颜色。总之,怎么另类怎么染,怎么新潮怎么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酷。
这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沮丧地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这可是我花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师傅说:“没办法了,实在要修,只能换底面了,还不如买一双新鞋。”
紧挨着年轻师傅的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不过,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不影响美观。”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只好放下鞋子走了。
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时,在琳琅满目的鞋子中,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果不其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而且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看样子是故意做成这样的,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一个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我就顺口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打断了他的回答,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妈妈不但要做农活,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又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欣慰像他这一代人还能接受鞋上的补丁,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啊。
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都是崭新的,可让我费解的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直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吧?
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子,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老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
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选自《短小说精选》,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小说一开篇对城市中一群染发扮酷、追逐新潮的孩子的介绍,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B. 小说对人物心理神情的描写真实传神,如第二段、第十三段都写到了妈妈心疼,细致地刻画出了妈妈珍惜财物的心理。
C. 老年修鞋师傅是一个修鞋技艺高超又善于洞察他人心理的人物形象,他理解家长的心思,也明白年轻人的追求。
D. 文中“左瞧瞧”“右看看”“奔过来”“亲一口”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儿子发现妈妈的创意时的喜悦兴奋之情。
E. 本文是一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小小说。语言精致典雅,取材小中见大,立意深远,发人深思。
5.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小小说情节设置的常见特点,这篇小说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请任选一处情节做具体分析。
6.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 AC
5. ① “我”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把鞋交给老年师傅补,但当“我”去取鞋时,看到的是一双风味别样的鞋,惊为“巧夺天工”--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年轻师傅不愿接手这个活的时候,老年师傅主动答应补鞋,并谈了他的补鞋设想,这就说明老年补鞋师傅对如何补这双鞋已心中有数。②“我”问儿子什么叫“补丁”,没想到儿子回答的是电脑的“补丁”--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哪有带“补丁”的鞋子呢?“补丁”当然属于电脑。③“我”用心良苦,做了好多铺垫才把带补丁的鞋交到儿子手中,深怕他不能接受,没想到儿子不但接受了,还非常欣喜--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城市中孩子们追逐新潮、扮酷的特点。④儿子能接受带补丁的鞋子“我”很欣慰,没想到第二天儿子的同学们带着故意剪破的新鞋来要她再去找老年师傅做“创意鞋”--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原因同③。
6. ①年轻和年老修鞋师傅的对比。年轻师傅不愿意接活,并认为修这双鞋的意义不大,不如买一双新鞋;年老师傅理解家长的心思,不仅答应修,还修得很有创意。②“我”与儿子及儿子的同学们的对比。鞋划破了,儿子觉得该扔了,我却很是心疼;修好鞋后,我欣慰的是节省,儿子兴奋的是修好的鞋很酷!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细致地刻画出了妈妈珍惜财物的心理”理解错误,小说第十三段妈妈心疼,是因为孩子们不在意、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D项“妈妈的创意”有误,妈妈的本意是节俭,创意属于修鞋师傅。E项对本文语言特色“精致典雅”的判断有误。故选A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从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分析“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特点,解答此题首先要对题干中的提示“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有深刻的理解,然后结合具体故事情节,选取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情节作答。“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故事的内容。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本文中总共有四处情节体现了这一特点,如①“我”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把鞋交给老年师傅补,但当“我”去取鞋时,看到的是一双风味别样的鞋,惊为“巧夺天工”。②“我”问儿子什么叫“补丁”,没想到儿子回答的是电脑的“补丁”。③“我”用心良苦,做了好多铺垫才把带补丁的鞋交到儿子手中,深怕他不能接受,没想到儿子不但接受了,还非常欣喜。④儿子能接受带补丁的鞋子“我”很欣慰,没想到第二天儿子的同学们带着故意剪破的新鞋来要她再去找老年师傅做“创意鞋”。任选一处情节做具体分析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可知是对对比手法的考查。回答时先找出文中的谁和谁形成了对比,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怎么运用了对比,有什么样的效果即可。如本文中修鞋时年轻和年老修鞋师傅之间形成对比,“我”与儿子及儿子的同学们形成对比。注意分析对比对表现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