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快变了!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那一刻,我很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孩子,不要跑了。”女特务声音很温柔,“走,到屋里去说话。”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救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孤儿”。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C. 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D. 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 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 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4. C
5. ①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②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③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6. ①(情节上)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偷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②(人物上)烘托人物精神世界的富足,表现人物的美德,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旨上)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考查,往往涉及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结构思路等各个方面,答题时一定要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仔细分析比照,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说法错误,应是反映小朋友们的幼稚无知,也为后面“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细节描写作用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脉络,然后圈出相关的细节描写,结合上下文内容及文章的主旨分析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本题要求简要说明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题时,首先通读文章,圈出文章中三次写“我”流泪的细节,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这些细节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指出其作用。第一流泪在文章第五段,“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结合一个妇女说的话,以及后文“不能让他们饿死”和“我”的所作所为,可知此处流泪是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第二次流泪在文章第六段,“我的泪又出来了”,根据前文“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和后文“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可知此类“我”流泪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于知错后的愧疚。第三次流泪是在文章第八段,“特务”告诉“我”他们平反了,要离开,“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结合下文“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可知此处流泪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作用上,从情节上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内容上看,丰富了人物内心世界。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尾作用能力。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的用意,注意从结构、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作答,比如本题,从结构看。结尾写“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文章前面写他们的到来,“我”发现他们野外在地窖看书,以及“我”偷书的情节,这句话正好与这些情节相呼应;从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他们走了,却送了“我”一地窖书,他们希望“我”能继续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体现了他们对我的关心,夫妇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