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的面包
欧·亨利
马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马莎小姐今年四十岁了,她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结过婚的女人可不少,但同马莎小姐一比,地们的条件可差得远啦。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马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礼貌又十分周全。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
有一次,马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十分贫困。毫无疑问,他准是住阁楼的人物,他在那里画画,啃啃陈面包,呆想着马莎小姐面包店里各式各样好吃的东西。
马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面包卷、果酱和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
最近一个时期,他来以后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似乎渴望着同马莎小姐的愉快的谈话。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马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一天,那个顾客又像平时那样来了,把五分镍币往柜台上一搁,买他的陈面包。马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
顾客跑到门去张望。马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用切面包的刀子把两个陈面包都拉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
他们分外愉快地扯了几句。顾客走了,马莎小姐情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绝对不会的。食物并不代表语言。黄油并不象征有失闺秀身份的冒失行为。
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他会放下画笔和调色板,他会拿起干面包和清水当午板,他会切开面包--想到这里,马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吃面包的时候,会不会想到那只把黄油塞在里面的手呢?他会不会--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
马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她以前从没见过,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捏紧拳头,冲到面前,擂鼓似地敲着马莎小姐的柜台,味道:“你把我给毁啦。”
马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
“走吧,”他说,“你也骂够啦。”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拖到门外,自己又回来了。“夫人,我认为应当把这场吵闹的原因告诉你,”他说,“那个人姓布卢姆伯格。他是建筑图样设计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
“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图,辛辛苦苦地千了三个月。准备参加有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陈面包擦去铅笔印。陈面包比檫字橡皮好得多。
“布卢姆伯格一向在你这里买面包。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图样成了废纸。只能裁开来包三明治啦。”
马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哗叽衣服。接着,她把榅梓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有删改)
15. 文章前六段写出了马莎的“多情”,请简要概括其具体内容。
16. 文中画线的两处有关“榲柠和硼砂煎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7. 莎小姐在面包里放人黄油后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概括。
18. 小说以“女巫的面包”为题,请探究其意蕴。
【参考答案】
15. 因为对布卢姆伯格这个顾客有好感,观察细致人微;臆想他艰辛的艺术生活,想要给他 物质帮助又顾及他的尊严;感觉顾客对自己也有好感,装扮自己(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
16. 开头描写马莎秘密熬制这美容汁水,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憧憬渴望;结尾描写马莎把汁水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表现了她美好幻想破灭的绝望。前后相承(对比),凸显了悲剧意味。
17. 喜悦(幸福、轻松)、着慌(紧张、不安)、满怀期待、羞怯。
18. ①“面包,,承载了马莎小姐的爱情(或是全文的线索),“女巫”暗示了马莎小姐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尴尬的身份;
②表明主观臆断-厢情愿于自己无益,对另人也许是一种灾难(马莎这样的爱情是虚幻的,无法实现的);
③表现了马莎被命运捉弄的悲剧剧,暗含了作者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悲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理解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前六段写出了马莎的‘多情’,请简要概括其具体内容”,然后到前六段中圈出马莎“多情”的表现,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二段“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马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礼貌又十分周全。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马莎因为对布卢姆伯格这个顾客有好感,观察细致入微;如第三、四、五段“有一次,马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十分贫困。……”“马莎小姐……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很想在他买的寒酸的食物里加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是鼓不起勇气来。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马莎臆想他艰辛的艺术生活,想要给他 物质帮助又顾及他的尊严;如“最近一个时期,他来以后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似乎渴望着同马莎小姐的愉快的谈话”“马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马莎感觉顾客对自己也有好感,装扮自己。这些都是马莎“多情”的表现,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画线的两处有关‘榲柠和硼砂煎汁’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然后到文中找到这两处关于“榲柠和硼砂煎汁”的内容,结合前后人物的表现分析作用。从文中来看,第一处在第六段“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榲桲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前面说马莎觉得那个顾客对自己有好感,她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她“美容”的做法表现出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结尾说“她把榅梓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前面马莎知道了真相,知道顾客买面包是为了“用陈面包擦去铅笔印”,而并非对她有意,然后马莎小姐换下了绸背心,倒掉了她用来美容的东西,这表现出她美好幻想破灭后的绝望;从结构上来看,前后的内容形成对比,凸显出悲剧的味道。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马莎小姐在面包里放入黄油后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概括”,然后到文中找到马莎在面包里放入黄油的情节,结合人物的表现和前后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文章第八段说“顾客跑到门去张望。马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用切面包的刀子把两个陈面包都拉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结合前面马莎对顾客有好感、穿起绸背心、秘密地美容等内容,以及后面顾客走了之后马莎的表现,“马莎小姐情自禁地微笑起来,可是心头不免有点着慌。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由此可知,马莎为顾客放入黄油时应该是慌张不安而有幸福羞怯的。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女巫的面包’为题,请探究其意蕴”,然后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深层内涵。从文中来看,“女巫的面包”表面上是指马莎小姐送给顾客的涂着黄油的面包,这一面包承载了马莎的美好爱情,而这个面包却对顾客造成伤害,马莎的自我感觉对别人来说就像一场灾难,“女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暗示了马莎的爱情是虚幻的,是无法实现的,表现了马莎被命运捉弄的悲剧。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