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铃
张港
公元1977年那个冬天,让我心乱至今。那个冬天,知青竟然可以考大学了,更为竟然的是,考上者有我。然而,我苦死了。
苦在哈里这儿。哈里是一只人见人踢的瘦野狗,吃狗肉的都看不上它。它蔫蔫无声地睡在我的草房烟囱根下。那时我是“挑水员”,负责全队的热水,它是看上了烟囱根的热.我就许它进屋了。
每个早晨,太阳用影子将瘦瘦的我与瘦瘦的哈里拉得很长很长,一晃一晃。挑满了水,湿漉漉的我,倒板铺上喘气,哈里就用软软的舌头舐我的手。手心热热的,我有了被抚摸的感觉。抚摸,只有妈妈。于是,我就与它在一起了。
狗最应该有的叫声,可哈里从来没有,于是人人叫它蔫狗,而我偏叫它哈里,这其中潜藏着欧洲文学。
我的粮食从没够吃过,这回,我饿它也饿。我决心让跟我受罪的哈里好好吃他娘的一顿。那天,我狠狠地买了瓶油多的红烧猪肉罐头,狠狠地一大勺子送它嘴边。它嘴没张。
我先吃一口,它还不张口.我将油及肉倒进一盆开水,搅开了,它才与我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上了。从此,我与哈里分不开了。
我要上学了,除了胳膊除了腿,我什么也带不走。哈里怎么办?
我首先想到老蹦子。老蹦子长我几岁,是那种掉人堆就找不到的那种,他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但是也有,那就是从不说话,若说也是一个字,故称“一字一蹦*,演化为老蹦子。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每人必须谈体会,轮到老蹦子,他说:“学。好。”红头涨脸往外憋第三字时,队长说:“这个老蹦子,发的一个言,啊——啊——发得,很好.比上回字数多出了一个倍.还要努上一个力,继上一个续。”
老蹦子一个人单着,正好哈里给他做个伴儿。再说,他不常挨饿,哈里跟他比跟我强。哈里从来没被拴过,这回可不行了。我割了条生马皮,打上眼儿,制成脖圈,一根绳子拴了哈里.看哈里又戴圈子又上绳,我好心酸。想起城里的哈巴狗脖上有个小铜铃,一跑哗啷唧响。我到龙镇买个小铜铃,算给哈里留下个纪念品。
我拖哈里到老蹦子那儿。可这老蹦子脑袋摇得仨一联儿五一串儿。我说:“你他妈的也太狠,不想让我读大学是不?好,我他妈的不念了!”
看我要走,老蹦子手拦了一下,蹦出个“中”。
我就细细反复讲解哈里的脾气及遛法、喂法。他瞪着我:“中了。”
我不得不上汽车了,我将狗绳拍老蹦子手心,又一次讲解哈里的脾气及遛法、喂法。老蹦子脸紫脸红,说:“答应了!”竞是仨字———明显是让我气出来的。
想好的事,偏偏跟你反着。汽车开到老头山,回望活了九年苦了九年的雪山白树,又舍不得了。
雪野茫茫,一个黑点儿追着车跑。我的妈呀!我看出来了一—哈里。黑点儿越来越小,不见了,没有了,消失了,融化于一座白山。
大学一年,我收到农村来信,是老蹦子来的,一看就是央人写的,乱七八糟,但我懂了:哈里跑了,在老头山找到了,让冬狼掏干净了……
事情过去40年,年年想回农场,年年不敢.这回我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去了。
全都认不得了.“写报纸那知青回来了”,乡亲们到招待所看我。个别的有当年的模样,多数怎么也对不上号――这是费脑筋的事。
来了个小伙子。我走时他肯定没有出生,这不用费脑筋。小伙子就是那种没有任何特点的小伙子,他怯怯的,脸涨涨的,对我鞠一个大躬,说:“那个……那个啥……你.…你……就是张老师?”
“是啊!你是——?”
“那个...那个啥………我是徐志正的儿子,徐志正是我爹,我父亲。”
“徐志正?徐志正?谁?”
小伙子看我,直了直,退了退,鼓鼓胸,说:“就…就是老老老——老蹦子!”“啊——老蹦子!老蹦子有儿子?他好吗?”
小伙子摇摇头:“没了。五年了。”
我心好堵,好想哭。
小伙子缓缓地掏出个小布包,一层一层打开:“张老师,我爹.给你的……最后交代的。可是.…可是……我打听不到你呀!”
小红布上,一个小小的铜铃。
青年人端铃近我,那铃儿,内里仁心哗啷一响。
(有删改)
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较大的篇幅,回忆“我”与哈里相遇、相处的过程,展现二者情感发展的脉络,交待了“我”即将上大学却“苦死了”的原因。
B. 小说写分别时哈里追着汽车跑,在“我”的视线中逐渐消失,直至融化于一座白山。情节感人,凸显了哈里与“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C.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小说更加真切感人;语言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和个性色彩,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D. 两处“狠狠地”,突出了“我”让哈里美餐一顿的决心和诚意;两处“讲解哈里的脾气及遛法、喂法”,主要表现了“我”的细心和耐心。
9. 老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 小说结尾写40年后,“我”回到农场,老蹦子的儿子把狗铃郑重交还给“我”,这样处理有何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8. D 本题中,D项,“两处‘狠狠地’,突出了‘我’让哈里美餐一顿的决心和诚意”错误,选项对“狠狠地”分析不全面,从文中来看,更是突出离别在即,“我”对哈里的不舍;“两处‘讲解哈里的脾气及遛法、喂法’,主要表现了‘我’的细心和耐心”错误,从文中来看,“我”两次对老蹦子强调哈里的脾气以及喂法,主要是表现“我”对哈里的感情之深以及即将与哈里分别的不舍。故选D项。
9. ①沉默寡言(不善言辞),老蹦子一般不说话,说话则“一字一蹦”;②平凡朴实,老蹦子是个没特点的人,“掉人堆就找不到”;③为人善良,为让我顺利读大学,答应收留哈里;④信守承诺,临终嘱托儿子交还狗铃。
10. ①呼应标题,照应前文,使结构更完整、紧密; ②表现老蹦子及其儿子信守承诺的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表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感,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