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过十字街口
林清玄
①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自大地撤离,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②在匆忙地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我们只是想着,如何在绿灯亮起时,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③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④那个妇人的不同是,她病得更重,她全身扭成很多褶,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她抖得非常厉害,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⑤当她走起来的时候,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⑥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但我宁可在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她走的每一步,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⑦那妇人,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狗比她还瘦,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吊在腿上,狗走的时候,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缓缓移动,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⑧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我闭起眼睛,也不能阻住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⑨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甚至没有人按喇叭,这是极少有的情况,在沉寂里,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⑩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使她显得更加惊慌,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她一着急,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才有人踩下油门,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一时之间,众车怒吼,呼啸通过。这巨大的响声,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回到家,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坐在饭桌前面,我一口饭也吃不下,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一步一步,倾倾颠踬地走过。
这个世界的苦难,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我们意识到苦难,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感知了自己的无力,我们心心念念想着,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要使人心和平清净,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走向光明与幸福,然而,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我想起《楞严经》里的一段,佛陀问他的弟子阿难:“眼盲的人和明眼的人处在黑暗里,有什么不同呢?”
阿难说:“没有什么不同。”
佛陀说:“不同,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但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他看见光明或黑暗都是看见,他的能见之性并没有减损。”
我看见了,但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帮不上一点黑暗的忙,这是使我落泪的原因。
夜里,我一点也不能进入定境,好像自己正扭动颤抖地横过十字街口,心潮澎湃难以静止,我没有再落泪,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写起,但重点不在于路上所见,而在于作者对自己“什么也不能做”的责问,这是一种见到人世苦难后的无力与悲怆。
B.文章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展现了黑夜即将来临时的景象,为妇人的出场渲染悲凉氛围,也寓示了社会的黑暗正吞噬着人们心中仅存的温暖。
C.作者文笔细腻,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手法,刻画了一位处境艰难、令人悲悯的妇人形象,引出作者对苦难的思考。
D.这篇小品文充分展现了林清玄散文的特点,即关注卑微的小人物形象,但是不着意刻画和批判左右他们命运的社会力量。
8.“流泪”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请结合第 段佛陀的话,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旨。(6分)
答
7.B
8.①“流泪”是全文的线索。“流泪”这一动作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②“流泪”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作者从感到自身渺小无力到后面泪痕未干,再到文末“泪在血脉中奔流”,暗示作者寻找文明的情感变化,展现作者在黑暗中看到黑暗并寻找光明的决心,体现了对弱者的人文关怀。
9.①“眼盲的人在黑暗里什么也看不见”,指冷漠、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是不会留意身边的苦难的。②“明眼的人在黑暗里看见了黑暗”,指心怀悲悯,即使无能为力,你也会有所触动,用心去观察身边的苦难。③佛陀的回答充满哲思,是对人性的呼唤,表明即使你是渺小的、无力的,但是内心也应心怀仁慈,充满着对光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