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雪山脚背上的彩玛(节选)阅读答案-葛水平

2022-10-25 08:27超越网

雪山脚背上的彩玛(节选)
葛水平
汉族老师田永涛手里的口琴是一件遗物。
遗物的主人向高原去年今日因为道路塌方去世了。
那是在修建海拔5000多米的果木拉山和日拉山的公路时遇见了塌方。从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曲松村到玉麦乡的距离并不远,中间仅隔着日拉山;从曲松村至玉麦乡的公路也不算很长,只有33公里的路程。
可是,要翻越海拔5000余米的日拉山谈何容易,就算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徒步都需要七八个小时。果木拉山和日拉山的路况,最初没有路,后来走的人多了,有了羊肠子细路,再走,就有了骡马驿道,后来部队进驻,有了砂石公路。
修这条公路的筑路工人最早是骑着马去的。
想想吧,在过去20年的冬季里,玉麦通往外界的公路总会被积雪覆盖,车辆无法驶入。向高原牵着他的马,沿着30多公里通向外面的山路走了无数个来回。
修路工人的帐篷搭建在半山腰,就在修路工人准备收工回到自己的帐篷时,半路上遇见了雪崩,之后是塌方。
塌方像黄河水一样裹挟着泥沙来了。
在平时日拉山只能见着沟底的一点水,没一点声响,此时,雪水涨满,呼啸着往下奔涌。
突然,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石一下子向山脚奔来。
等修路工人们反应过来时,也就是眨眼工夫,他们的帐篷已经无影无踪。
山崩地裂,真是太恐怖了。浓云密布的山头,不辨方向,甚至对面的人走过来都看不清楚。
塌方将修路工人的对讲设施摧毁,天空瞬间一片黑暗。
浓云密布中,向高原一直没有走远,他也不敢盲目走远。心情稍稍平复,在雨雪肆虐的声响中,他听到了呼救声,是藏族老乡。
看着石块不时从山顶急速滚下,向高原凭借着灵敏的耳朵寻找声音传来的方向。他扒着松散的石块,循着微弱的求救声,看到一块石头砸在一位运送物资的藏民身上。
向高原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间,虽然他很早就想到了献身高原,甚至连名字都叫了“向高原”。
汉族老师田永涛强调:我目睹了他的死亡,他是在救藏族老乡时被滚石砸中。在我们将他抬到担架上时,他让我从他口袋里掏出口琴,然后他合上了眼睛。
高原的天婴儿的脸,说变就变,说天晴就万里无云。
我们看到刚修好的山路已被冲毁,到处是一片泥泞,被泥石流摔烂成千层饼一样,扭曲变形,层层叠叠。
所有人看见的青藏高原是美丽的,是神圣的,也是祥和的,但山区地貌会把这种恐怖无限放大成一种死亡的阴影。雪崩带来短暂而剧烈的山洪是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主要灾难。对修路工人来讲,用汉语总结就一句话:“遇到了地质灾害。”
这是不足为怪的现象,总会被人们忽略不计的。也正是这些看起来无害美丽的山谷,溪流,远远的崇山峻岭……它们其实都暗藏杀机,所需要的,只是一场诱因:雪崩和大雨。俗坡卡当村的农牧民们不知是哪个带头先坐在了汉族老师田永涛身边,陆陆续续的人都席地而坐听他讲修路工人的故事。
嗨,俗坡卡当村的老乡们,你们挖虫草时在高山顶上,从那里看高山的低洼部位,公路要绕着深陡谷底盘山而上,那些山谷不一定是水冲而成,但水冲一定会形成山谷。
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灾难就在山谷口上等着,向高原的样子我还记得,一口口白气从他嘴里冒出来,嘴唇和脸颊都成了深紫色,工区长和工友们使劲喊他,他只是眨眨眼,艰难地用手指指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围上去,每一个目睹者都流下了热泪。他拉着工区长的手要把马留给工区长。向高原的马,一匹叫做“白龙马”的蒙古马,在他的主人去世后,成为你们父亲的坐骑。常常,你们的父亲不是坐在它的背上,而是牵着它并排着走,就像挽着他的好兄弟向高原在散步。
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想起来了,他们曾经骑过那匹马,是父亲骑马回到道班养护站的日子里。马上的工区长扎西旺杰把半拉衣袖掖在裤腰里,强壮的胸脯和臂膀在夕阳下闪着青铜的光辉。
这时候月亮升到中天了,妈妈桑吉卓玛从道班站厨房回到了家中。夜晚,窗前灯影渐明,窗内漫起低沉悠远的诵经声,远处的经幡猎猎作响,拂过山腰处寺院厚厚的高墙。
一个老迈的俗坡卡当村牧民,朝这边走来,路遇另一个牧民,他们在说着什么,风让几步之外的汉族老师田永涛、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什么也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仿佛是被头顶遮住他们脸的方形帽子折断了。
哥哥泽仁朗结和弟弟泽仁朗追正想道别回家睡觉,那两个牧民突然又走近了他们。那是两张难忘的脸:一张像褐色的岩石,布满了岁月的刀痕;一张空洞而茫然,眼睛似乎已经失明。
其中的一个牧民希望自己的孙子来道班站上学读书,另一个则手摇转经筒喃喃自语。
汉族老师田永涛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他希望更多的藏族儿童说汉语。月光下的人影沉静、安详,令弟弟泽仁朗追觉得看见的是远古生命的化石。一切又恍若隔世,像一帧泛黄的老照片。一个道班站工人死亡的故事,此刻弟弟泽仁朗追心里滋生了一颗平静如莲的心,清澈而满足,他想以后如果爸爸想打我们,那就打我一个人吧,爸爸打人的手掌是温暖的安抚。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两段开门见山,“遗物”“去世”揭示出这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B.文章中“5000多米”“33公里”“20年”等多处详细数字的运用,突出修路工人修建果木拉山和日拉山公路的艰难。
C.“低沉悠远的诵经声”“猎猎作响的经幡”“寺院厚厚的高墙”等环境描写精当到位,让小说内容更为真实可信。
D.小说讲了一个汉族老师田永涛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描写田老师叙述向高原去世这件事时运用了错时的叙事时序。
B.作者刻画两个藏民的形象时,善于抓住面部细节进行描写,形象传神。
C.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弟弟对向高原牺牲的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D.小说虽然描写了雪山修路中困难残酷的一面,但又闪现着奉献的光辉。
8.有人说,这篇小说不仅歌颂了英勇救人的修路工人向高原,还有更多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尤其结合最后一段加以分析。(6分)
9.在创作小说之前,葛水平一直从事散文、诗歌和戏剧的创作,这使得她的作品将诗意语言、诗意情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富诗意的文本。请结合本文赏析葛水平诗性语言的特点。(6分)


6. A【解析】“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错。文章后半部分充满着感动和希望。
7. C【解析】“直抒胸臆”错,“有了清晰的认识”错,应该是朦胧的认识。
8.①本文讲述汉藏融合、民族团结的美好当代中国故事。田永涛老师是藏区的汉族老师,希望更多的藏族儿童说汉语;向高原是无数的修路工人的一员,他们都是高原上的先行者,正是因为他们在平凡日子里的坚守和奉献,才更好地促进了汉藏的融和、民族的团结。②教育让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藏汉民族的交融与影响,孩子们虽没有概念,但有了一种朦胧认识,眼前的世界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9.①环境描写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比如“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石一下子向山脚奔来”“山崩地裂,真是太恐怖了”等句子对雪崩和塌方的来势之猛、破坏性大的描写,以及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地势地貌的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②语言简洁明快,诗意隽永。小说主要采用简单句式,文字简洁,言简意赅,精警隽永,透露着诗歌的韵味,极具张力。比如“那些山谷不一定是水冲而成,但水冲一定会形成山谷”富有哲理;再如“此刻弟弟泽仁朗追心里滋生了一颗平静如莲的心,清澈而满足”引人无限遐想。(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相关文章